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一个小孩霸屏?
他化着烟熏妆,一嘴鲨鱼齿,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丧,光着脚丫为非作歹。
他是天生魔丸,吓得陈塘关的百姓四散奔逃。
他也是李靖夫妇的宝贝,受尽爸妈疼爱。
哄娃高手李靖骗他是灵珠转世,送他修行,甚至做好了一命换一命,救下儿子的准备。
英姿飒爽殷夫人陪他玩耍,简单的踢毽子也能玩出花来,他的笑容便是妈妈最大的期盼。
他就是哪吒,那个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贯彻到底的小娃娃。
时隔四十年浴火重生的《哪吒》,淡化了传统故事中的仇恨因素,更近乎于一个纯粹的关于爱的故事。正如导演自己所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哪吒会因为父母的爱而改变。”
于他而言,成长是一条注定荆棘密布的道路。但是也许,于你、于我,同样如此。
也许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的自我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最难得是理解
其实,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最爱我的人却不懂我。
这一点上,哪吒是幸运的,李靖夫妇始终相信自己一脚能踹裂一面墙的宝贝,活泼、可爱、正义。
最优解是和解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说与人无一二。
被陈塘关百姓嘲笑和躲避的痛苦,打跑了妖怪却被当做抓小孩的魔头的委屈,被关禁闭不能出门还没有玩伴的孤独,哪吒从未向谁倾诉过。
人生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不知你懂不懂。
漫漫人生路,没有所谓畅通无阻。
而面对岔路,选择本就艰难,为选择负责更难。自由和专制,个性和体制,诸多选项的孰优孰劣不过他人定义,对于置身其中的你,适合的才是正确的。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用不同的角度,传递给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少年英雄的标签。
有人说,这是最“丑”的哪吒,没错,他顶着齐刘海,拉拉着一副苦瓜脸,还有那对黑眼圈?烟熏妆?
他给人吊儿郎当的感觉,时不时凶恶的目光直入人心。
但是他却呈现出又丧又萌的气质,这又似乎与我们有相似。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里的哪吒要用自己的力量,打破世人的成见,为自己绽放做自己的英雄,就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让我想起很多时候“事由天定”,但更多时候“事在人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原著中的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虽然孤勇,未免也太让人难过了。那个小小的少年,就这样被这个世界孤立,没有爱,没有信任,什么都没有,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
但这一版的哪吒里,爸爸妈妈始终是站在他这边的,哪怕是身而为魔,他所得到的爱,一点都没少。
特别是李靖打算用自己的命去换哪吒的命,还含泪说出“他是我儿”的时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父爱如山,不少电影院里的大男人都因此想到了自己的老爸,哭得稀里哗啦。
为了给儿子积德,殷夫人经常出去降妖除魔,没有时间陪儿子,因此她的心中也非常内疚,哪吒也因此十分失落。这也令不少小伙伴产生共鸣,忙于事业、疏忽家庭的父母可不少。
爸爸妈妈愿意为他死,也愿意为他做好事,只要能让他好好活着,被世人接受。
太乙真人给予哪吒的,完全是爱的教育,虽然这师父总是被徒弟捉弄,但他却毫不介意。最后时刻还牺牲自己的道行保全哪吒和敖丙的魂魄,这个太乙真人太可爱太接地气了。
敖丙愿意和他一起战斗,一起面对未知数。所以他才不用以那么疼的方式成长。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父母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铸造完美的人格。父母的鼓励能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受挫时的安全岛,是重新出发的勇气。父母的爱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授业者,是孩子的崇拜者。在教授孩子知识、生存和做人的时候,所言所做都会对孩子有影响。所以,相信爱,传递爱是老师的本能。
我们要相信爱若永存,心就无魔。就像《爱的奉献》所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