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多数家长还停留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智力发展阶段。滞后的育儿理念,让父母忽视了孩子早期心理和行为的培养,致使儿童心理问题异常突出。
近日,中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提出,中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焦虑、强迫、厌学、网络成瘾、自杀自伤等。《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指数》也显示,18岁以下人群,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比率达31.25%。如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许多问题会延续到成年。
(图:《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指数》同伴交往异常问题占比)
面对严峻的儿童心理问题,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构建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也成为教育从业者的关键工作。
作为儿童心理发育发展领域的领军机构,北大医疗脑健康肩负着儿童青少年心理建设的使命,率先将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心理教育内容引入教研体系,成立“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服务平台”,针对2-16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发展需求,建立符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需求的科学教学体系,用在线教育方式,帮父母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图为: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服务平台标识)
成长测评——让家长不必求助心理机构,动动手指就能读懂孩子。
跟身体成长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需求。因此,身为家长,在寻求心理帮助前,请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动动机。
为帮助家长读懂孩子,及时洞察孩子成长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服务平台”特设儿童成长测评中心,联合北大六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的专家团队,筛选出儿童青少年成长优势和潜力(SDQ)评估、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SWAN)评估及儿童青少年社交行为(ASSQ)评估三大儿童心理成长测评量表。
作为北大医疗脑健康“蓝书包”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的公益举措之一,儿童成长测评中心的三大量表已全面开放给全国家长。家长只需通过“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服务平台”微信公号,在家就能完成孩子的成长自检,获取评估报告,掌握孩子心理变化。
(图为:成长测评问卷及评估报告)
关于“蓝书包”儿童成长支持计划
“蓝书包”儿童成长支持计划,是由北大医疗脑健康发起的儿童心理发育发展公益行动,主要面向特殊需要儿童、普通学龄儿童,实施儿童心理领域的健康、教育与产业帮扶。
作为北大医疗脑健康的公益品牌之一,“蓝书包”儿童成长支持计划旗下拥有“星宝蓝书包”孤独症公益项目等多个专项行动。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计划已为2-16岁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数十场线下义诊,超100场线上公开课,为超50,000名家长提供专业支持。(部分图片来自网站)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