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疗脑健康:对于孩子的康复 从不敢有一丝懈怠 | A-PKU观点

11月28日,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联合主办的“2019年度创新型孤独症康复师A-PKU人才培养论坛”圆满落幕,现场有哪些精彩观点?

小编将陆续为大家提供来自现场的A-PKU人才培养体系观点实录!

A-PKU观点实录

王磊 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

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上午好。北大医疗脑健康已经五年了,五年前脑健康就是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逸夫楼成立的。还记得在成立仪式上,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说:“北大医疗脑健康致力于儿童康复这个领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最好的医疗资源与方正集团优质的资本资源的结合,它从诞生的那天就应该是中国最好的,是不是真的做到最好?需要你们的努力。”

这段话一直激励着我,北大医疗脑健康的每位员工都知道这段话,把这段话当做我们的奋斗目标。

如今,进入这个领域五年了,这是一个医教结合的领域,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领域都非常需要沉淀,学科怎么搭建?人才怎么培养?服务如何提供?每一步都需要格外的谨慎。

这五年我的感受就是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很紧张,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孤独症小朋友,康复做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他们是不是能够正常融入社会,其实这个压力很大。 我们每天内部反复沟通的都是,我们做的是不是专业、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因为不比别的领域,你教小朋友学习画画,真画不好也没关系,但是做康复,如果做不好影响就太大了。

在这个领域的几年,我明显感觉到孤独症康复老师们特别需要支持。 他们进入这个领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在工作中需要继续学会什么技能?技能习得的标准是什么?他们的职业晋升路线是什么?他们这么辛苦,做了这么多事,不停的学东西,得到的薪酬是不是可以支持他们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面临和要去解决的问题。

今天的论坛是一个孤独症人才培养的探讨会议,我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大家可以一起思考,到底给他们什么样的体系性的支持? 他们从教学是不是可以发展到教研? 从教研是不是可以转为管理?

我知道,一次讨论不会有得到答案,但我们今天迈出了一小步,开始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感谢大家聚集一堂探讨孤独症康复人才的长期发展问题。

北大医疗脑健康:pkucarenjk.com/

* 以上内容整理于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女士的演讲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