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媒体上发照,表示近期在跟团队走访小米生态链企业,并询问大家的建议。
谁曾想,此言一出,卢伟冰的微博立刻变成小米客服中心,引来了诸多网友评论、吐槽。
根据评论,小米生态链面临的问题很复杂,里面不仅有产品质量问题,同时也有体验差等问题。
现如今的小米用户想要使用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操作非常繁琐,既要安装米家APP,又要安装生态链企业的独立APP,而且虽然同属于小米生态链,但各家产品却各自为战,不能进行有效整合,体验感极差。
例如,关于运动小米就有:小米运动健康、小米穿戴、Zepp Life,三个APP。明明都是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有些数据却不互通,用户需要在好几个APP中来回切换。
另外除了产品复杂、APP众多且重复之外,网友们吐槽最多的还是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
原来的米家商品品类简单,可以做到闭眼买,但现在商品挑选变得极为复杂,像是空调,就分小米空调、米家空调、云米空调,即增加消费者选购难度,也增加了产品售后维权的难度。
这么多的问题,让卢伟冰的这条微博短短两天时间内就收获了600多条评论,这条微博是他六月发的所有微博中评论最多的。可想而知,现如今的米粉们对小米生态链产品有多么大意见。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吐槽?
归根结底,还是小米与生态链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毫不客气的说,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控制力正在下降。
目前,很多小米生态链公司正在着手“去小米化”。对这些小米生态链公司而言,他们不可能永远荫蔽在小米巨大身躯下,被小米深度绑定,像子公司一样发展。他们终究要摆脱小米标签,实现品牌自主和独立发展,比如说石头科技、九号公司、华米科技等等。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随着Matter协议的出炉,行业正倾向于加入这个智能家居的统一标准,目前苹果、华为、谷歌等巨头都准备或已经加入智能家居Matter协议。
众所周知,小米生态链的作用是帮助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获得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
曾几何时,智能家居行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建立生态围墙,把消费者圈在生态围墙之内,就能保证消费者长期为一个单一品牌生态买单,锁定未来收益。但随着Matter协议的出现,小米指望生态链公司建立围墙的手段依然过时,包括小米生态链的Yeelight、绿米等公司,现在都已宣布加入Matter协议。
如果未来,Matter协议一统智能家居行业,那小米生态链公司对小米来说,将失去战略价值,反之亦然。
所以,如今的小米需要在公司战略上,重新审视小米生态链公司对自身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