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疲倦时更易流泪|WEEKLY

2022-06-20     简单心理

原标题:人在疲倦时更易流泪|WEEKLY

欢迎来到我为人民读文献栏目~

在本期 “简单心理 WEEKLY”,你可以看到:

打工人一天的五种模式

人在疲倦时更易流泪

“抱抱”和“贴贴”的奇妙功效

复杂情绪的好处

01

“打工人的一天”的 5 种模式

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者收集了超 11000 份有关员工日常工作经历的调查问卷,并根据工作的自由度,挑战性,团队支持,时间压力等维度总结出了五种独特的日常工作体验模式

1)摸鱼的一天:既没有积极事件唤起工作热情,也没有困难和阻碍,人们只是简单地度过这一天,大约占 10% 。

2)有毒的一天:工作自由度低,来自组织的支持也很少,且时间压力大,行事风格僵硬死板,充斥着与同事恶性的矛盾冲突,这种情况大约占 8% 。

3)平常的一天:工作中出现了平均水平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有一些让人产生工作热情的事,也有一些困难。这是最常出现的情况,大约占 34% 。

4)理想的一天:工作中有不少令人兴奋的积极因素,有一定挑战性,然而不会让人觉得难以完成,时间压力中等,且比较自由灵活,能够从同事、上司和组织得到足够的支持,这种情况大约占 30%。

5)危险的一天:工作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很多,像是“有毒”和“理想”的结合,员工们很可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出现良性的矛盾和争论,这种情况会在某个工作项目中周期性出现,大约占全部工作天数的 19% 。

打工人在不同工作体验模式中的状态

在整理出了五种模式后,研究者还探索了不同的工作体验会对人们的创造力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显而易见——人们在理想的一天中会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而在“有毒”或“摸鱼”中的创造性最低。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认为自己在危机情况下的会展现出较高的创造性,但他们实际上的表现往往与这种预期不符。

虽然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工作体验模式之间来回切换,但更普遍的情况是某种类型的日子会维持一段时间。该研究的领导者 Alexander S. McKay 教授说:“ 无论今天有怎样的工作体验,关键是让明天成为理想的一天,而不是变成有毒或摸鱼的一天”。

02

人在疲倦时更易流泪

在经历了身心俱疲的一天后,我们很可能会觉得自己变得敏感爱哭。朋友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刷手机时偶然看到的一个广告,甚至家里的纸巾用完了这种小事都会让我们大哭一场。

我们为什么突然变“脆弱”了呢?

这要从我们的神经系统说起。强烈的情绪会激活中枢自主神经网络( central autonomic network ),它由两部分构成:交感神经系统(在我们感到危险和压力时激活“战或逃”反应),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帮助我们恢复平静)。

日常生活中,中枢自主神经网络向大脑释放情绪信号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会帮助我们控制情绪,冷静思考。但长期处在压力和疲倦状态,会导致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不断向大脑释放情绪信号,让前额叶皮层不堪重负,导致我们无法按照预期调节情绪,就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情绪反应——比如哭泣或者愤怒——进行调节,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

简单来说,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情绪能量,让大脑无法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控制情绪, 此时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哭泣了。

这意味着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在一定程度内,眼泪是我们自我调节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

03

“抱抱”和“贴贴”的奇妙功效

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过往研究显示,握手、按摩和拥抱这些身体接触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

近日,德国波鸿鲁尔大学 Gesa Berretz 及其同事发表在《PLOS ONE》上的新研究发现: 拥抱可以缓解女性压力反应,哪怕仅仅“短暂地抱一下”。

为了探索拥抱的潜在减压效果,Berretz 及其同事对 76 名22-30 岁的恋人进行了实验。研究者让他们接受了压力测试:将一只手放在冰水浴中三分钟,然后测量前后的压力指标(包括唾液、血压和皮质醇水平)。在测试之前,一半的恋人彼此拥抱 20 秒,另一半则没有拥抱。

结果显示, 与恋人拥抱过的女性,对压力的皮质醇反应,远远低于没有拥抱的女性。

然而研究在男性参与者中没有观察到拥抱和压力反应之间的关联,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之间不同程度的催产素释放有关,因此短暂拥抱可能会更好地帮助女性减轻日常压力,并产生更高水平的愉悦感。

“抱抱”和“贴贴”传递着无声的支持和亲密,在承受压力和疲惫时,不需要有所顾忌,片刻的拥抱也是我们难得的精神小憩。

04

“三分凉薄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复杂情绪的好处

一个朋友说,自己最近只有两种状态:生气 VS 不生气,以至于有点麻木。

体会到复杂的感情,并为之命名”——这个过程叫“情绪澄清”,是个体情绪智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在《Affec Sci》的一项研究显示,更经常体验到复杂情绪的人, 不仅更幸福,还可以“更科学地防疫”

Vincent Oh 等人在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的高峰期对新加坡和美国的 1419人 发放问卷,用 21 个项目(如感恩、快乐)衡量积极情绪,用 20 个项目(如悲伤、恐惧)衡量消极情绪,并用 28 个项目(如苦乐参半、既兴奋又紧张)衡量复杂情绪,要求被试从 1 到 7 根据自己的最近两周的情绪状况进行评分,1 分为“完全没有感受到”,7 分为“经常且强烈地感受到”,并另外收集了他们的新冠预防方法。结果显示:

  • 越经常感受到复杂情绪的 人,更可能采用科学的防疫方式;
  • 而那些 对疫情过于积极或消沉的情绪,都可能会导致人们更多地相信“防疫谣言” ——例如“喝蜂蜜对抗病毒”等等。

心理学家 Ekman 将人的情绪分为基本的六种:愤怒、恐惧、惊讶、厌恶、快乐和悲伤。 试试用更多的词描述自己的情绪混合体吧:

比如“悲欣交集”,再比如“三分凉薄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

好啦,本期 weekly 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知识。

我们下期再见!

互动留言:

今天,你处在打工人的哪种模式?

参考文献

————————

Alexander S. McKay et al., Another day, another chance: Daily workplace experiences and their impact on creativity,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1). DOI: 10.1111/jpim.12573

Berretz, G., et al. Romantic partner embraces reduce cortisol release after acute stress induction in women but not in men. PLOS ONE, 202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6887

Oh, V.Y.S., Tong, E.M.W. Mixed Emotions, but Not Positive or Negative Emotions, Facilitate Legitimate Virus-Prevention Behaviors and Eudaimonic Outcomes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COVID-19 Crisis. Affec Sci 2, 311–323 (2021). https://doi.org/10.1007/s42761-021-00045-x

theconversation:Why do we get teary when we’re tired or sick?

作者:三三、 两可、多莉

编辑:江湖边

“简单森林”心理健康中心为你提供:

成年人、伴侣、家庭等类型的心理健康服务

陪伴你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关注森林服务号,回复【情绪】免费领取测试

测一测你的抑郁、焦虑与压力水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eae9e1529b1b62c3265412c90a0fb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