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老城区繁华的东门口、北门巷
如今只能记在老旧的日记里
在拥挤的公交上总能发现这座城市的变化
倚在苏仙岭旁的百年名校
学子们借一曲民谣,唱尽了郴州人的青春
-城事 · 特立独行的郴州地名-
老一辈郴州人犹记得“船到郴州止,人到郴州打摆子”城趣的轶话,新一代郴州人则顾着当低头族,不知是否留心过每天行走的巷口街道有着怎样的秘密?
-
香花路、皂角树、柏树下
梨树山、石榴湾
“我在梨树山等待你的身影,而你却在电话里问我那座山在那里......”
香花路、桔园路、竹叶冲路......这些街头巷口凝炼了几代人郴州人的记忆,要说繁华可能自然没有其它街口有名气,但要论名字雅气,这几处绝对榜上有名。
取自良材果木,名字朴华无实。
一些年轻"奶滴噶"觉得这名字太过土气,和上一辈人取名叫桂香、桂花同理,其实这些街道皆是选了它们最具特色的特点,来作为名字。
香花路、桔园路、竹叶冲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站名,有些人,只是路过而已。可是,对于更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已在这一站又一站的名称中停留。
-
南塔路、龙泉路、南湖路、东山路
郴州的街道名,虽不及上诉地名匪夷所思,却也令人一秒get关键信息,不过对于一些城迹历史丝毫不知的小伙伴,也只能问南塔的塔是什么塔,龙泉的泉又是什么泉。
-
北湖路、北门岭路
说起北湖路,它以“北湖水月”为名,不过人们印象更深的,可能反而是附近的兴隆、兴旺步行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小摊小贩辛勤的喊卖着。
市井小巷里驻扎的小食摊为街边饥饿的人,带来一场饱腹,日子一天天持续着,吃的人多了,他们也就成了他人对这条路的“印象”。
这里似乎少了点静怡的美景气,充斥它的也只有嘈杂的市井声,不过这是专属于北湖路的记忆。
-
国庆南路、国庆北路
当郴州马路还是双车道的时候,郴州人民想感受国庆南和国庆北的距离,只能叫看命。
那时的26路是北湖出行的王者,每天满载着无数上班族的梦想,往返于各个站点之间,前一秒明明已经挤成夹心汉堡,下一秒总能神奇地再塞进几个人,然后只听见司机大喊:“下一趟空车,坐下一趟空车噻!”
所谓是,看不到头的国庆路头,过不去的人民路交汇红绿灯,如今53、65、3路纷纷扛起出行大旗,马路修缮便宽,出行也有更多选择,当初拼命挤上20、26路车的清晨已成回忆。
只留有那些记载着每个日日夜夜的街道,还在不断诉说着通勤路上的苦中作乐。
堵不完的车与挤不上的公交饶是调侃而已,每天学会错峰而行,才是老郴州的交通秘籍。
中山东、西、南、北街
郴州的城区可以说是由中山东、西、南、北四街延伸发展起来的。
为纪念中山先生,齐声同气把东塔街、西塔街、南塔街、北塔街中间的“塔”字去掉,前面加上“中山”一词,寓意山比塔高。
这四条街,源于九街十八巷,老派手艺人大多群居至此,人群离聚,时间在这些街道里穿梭,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迷失在梨山路的兄弟得知郴州竟有“风情路”,不禁直呼“羡慕了。”此路一出,非得去体验“老司机”游戏人间的一番风情不可!
仙人脚名号一出,问题少年立马发问:“这和仙人掌到底啥关系?是先有仙人掌还是仙人脚?那手脚都有了头在那?”三分钟后吃喝菌只好给问题少年当头一棒打下线
海关路让郴州所有代购,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一入海关,带货全无,据悉没有一个郴州代购,愿意去轻易尝试这条路。
郴州人熟知的路名,八一路、、已深入人心。可在老城区的这些一到十的数字路名,不仅好记且寓意深远,颇有乐趣。
一板桥、二渡水、三里田、四普庄、五里堆、六角坝、七里洞、八里排、九子塘,十(石)榴湾。
这些数字路名有些已经稍显年迈了,从前属于郴州各地的要道,现在也已退下阵来。
车窗外的街道摇摇晃晃,路灯吐出的光影不成形状,人群在热气腾腾吆喝声中,聚集着,等待着,香气萦绕着。一把串一碗粉,浸满了郴州的每个角落。
所谓故乡,就是一个可以自黑自嘲,却不允许外人说它半句不好的地方。
这些街道
哪些是你从小长大路过的回忆
那些是屡屡在上班路堵得你痛苦不已
还有那些你觉得有趣的站名
一些小小的故事评论留言
和吃喝菌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