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张雄林:温暖的老屋

2023-12-10   渭南文坛

原标题:渭南文坛 | 张雄林:温暖的老屋

渭南文坛 | 张雄林:温暖的老屋

温暖的老屋

作者 张雄林

在北洛河岸边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这里虽人口稀少,位置偏僻,但山水相依,四季如画。它就是我的故乡——蒲城县永丰镇唐堡沟南村。这里有我无数珍贵的记忆,也有我永远不能割舍的老屋。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故乡温暖的怀抱,几年后,两个弟弟相继出生。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健在,父母也正值年轻力壮之时,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从那时起,我的人生视线,便与故乡的天空开始了至真至纯的交融,一刻也未曾离开。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兄弟三人,便开始承载着老屋和亲人全部的寄托和希望,直到今天。

我的父母,都是特别淳朴的农民。在故乡的所有岁月里,在老屋的无数时光中,他们和蔼可亲,与人为善,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一直以来,父母对我们耐心地言传身教,与乡邻热心地和睦相处。

曾经,我和两个弟弟,是老屋里爷爷奶奶面颊上灿烂的笑容,是他们捂在手心里的宝贝,亦是他们全心向往的美好未来。

曾经,老屋里有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他贴心的疼爱;也有母亲无私的呵护,和她做出的满屋飘香的饭菜。

曾经,在老屋的大门口,父母不计其数地急切地等待着我假期归来,无数次地期盼着二弟从部队回家探亲,也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着三弟从遥远的格尔木回家过年。

曾经,当我们带着妻儿回到老屋时,爷爷奶奶已悄然离去。而在我们的双眸中,父母的双鬓已被光阴染满了银丝,面容已被年轮刻满了皱纹。

老屋的角角落落里,都倾注着我从小到大,永远也说不尽的浓浓亲情。

四年前,母亲因病急匆匆地离开了我们;前不久,父亲也因病久治不愈,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连日来,我望着老屋简陋的房屋,看着老屋里一件件熟悉的物品,心中突然有种难以名状的滋味。老屋后院的高崖下,枝丫上茂盛的树叶片片飘落,葳蕤的草丛渐渐泛黄。它们在阵阵冰凉的秋风中,不停地发出“簌簌”的声音。一种强烈的感觉告诉我,这是老屋在深情地倾诉。

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难免使人伤感,然而,没有父母的老屋,还是家吗?我觉得,老屋永远散发着世界上最亲切最温暖的气息。老屋,是我们生命起航的地方,是我们人生旅途上最幸福的驿站,是我们生命长河中最安心的港湾,更是指引我们不断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

秋风吹散了我满腔的回忆。在老屋的房檐下,我久久无言,千言万语融化成内心的一层层涟漪:老屋在,父母就一直在;走进老屋,就走近了父母;回到老屋,就回到了故乡和父老乡亲的身旁。老屋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用无限的爱和亲情编织出来的生命纽带。

老屋,是温暖的,它是我们永远的家。

来源:黄河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