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几次涕泪俱下

2023-06-25   寒云天

原标题: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几次涕泪俱下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有着超凡的毅力,坚韧的品格,但这绝不是说他们只是铁一般的面目,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们对于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深刻的体察,他们能够打动人的,也有不轻弹的眼泪。唐代中后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就是这样。

他以热泪释解同事恩怨。安思顺任朔方节度使时,郭子仪和李光弼icon都担任牙门都将。这两个人都非寻常之辈。郭子仪年轻时候,武艺超群,参加武举icon,以“异等”成绩而被提拔为军官,可谓少年得志。而李光弼的父亲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可谓出身名门,年纪轻轻就文武兼备,英气逼人,被时人所看好。

两个很厉害的人放在一起,就像两个老虎放在一个笼子里一样。他们不能和睦相处,虽然同桌吃饭,却互相瞪眼,不肯交谈,更谈不上交心。后来郭子仪代替安思顺节度使的职位,李光弼心中忐忑,就有意离去。很快,唐玄宗icon下诏命郭子仪率兵东伐赵、魏叛军,李光弼到官衙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儿子女。”闻听此言,郭子仪即刻起身走下堂来,紧紧搂着李光弼一起走上堂,流着泪道:“当今国家遭逢乱事,连皇上避难去了。没有你的协助,我怎么能够出兵打仗呢?现在哪里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呀!”一番话,两人热泪盈眶,互相扶持对拜,前嫌尽释,成为推心置腹的挚友,为唐室共谋破贼安邦大计。

此后郭子仪第一个向唐玄宗举荐的就是李光弼。唐玄宗接受建议,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由此拉开了他九年的平定“安史之乱”功业。若论功劳,李光弼当为平乱的第一功臣。

他以热泪凝聚士气。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吐蕃icon军队攻入长安。唐代宗被迫逃亡陕州。一时唐军群龙无首,四处溃逃。有很多禁军将士聚集在商州,既无人节制,又没有供应保障,于是散兵游勇四处抢掠,官吏商户纷纷四处躲藏,社会秩序大乱。于是郭子仪派人去商州安抚人心。当时各位将领听说郭子仪要来都非常欣喜,表示甘愿听从他的指挥。郭子仪到达商州时,迅速收容残兵,整合部队,得到4000人的军队。这在危难之时是一支非常宝贵的力量。人聚起来了,但是心未必聚起来了。郭子仪把部队集合起来,哭着晓谕将士们,勉励他们要共雪国耻,早日攻取长安!将士们深受感染,为郭子仪对国家的忠诚,为他无私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都表示愿意在郭子仪统帅下,为国靖难。

指挥员如何能打动人?如何能把话说到人心里?首先在于以身作则,其次必须发诸真情,其三必须有高扬的旗帜。郭子仪站在那个时代的道义高点,安定了人心,更激发了大家的勇气和斗志。

他以热泪换来上下安定。唐代宗大历二年12月,很多散兵游勇为盗,郭子仪父亲的坟冢竟然也被挖掘了,官府搜捕也没有抓获。也有人说是权臣鱼朝恩icon支持人干的,因为鱼朝恩向来讨厌郭子仪。这件事儿唐代宗知道后,也非常震惊和担心,当时郭子仪带兵驻扎在奉天icon(乾县)。安禄山icon、史思明icon的造反,让唐王朝有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危机感,对拥有重兵的人心有余悸。郭子仪从奉天入朝拜见代宗,代宗提到了这件事,郭子仪痛哭流涕地说,我长久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的行为,因而许多士兵挖掘别人的坟墓,今天挖到我的头上,这是苍天在谴责我,不是别人给我找的事儿。

一番和着热泪的话,让人对郭子仪的境界肃然起敬。在封建时代自己家的祖坟被盗,无异于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郭子仪没有把怒气撒向别人,而首先从自身的职责入手,做自我批评。也没有去抱怨人们所怀疑的鱼朝恩,更没有丝毫对朝廷的丝毫怨忿。于是君臣以至社会都安定下来。

这里在捎带一句郭子仪和鱼朝恩后来的故事。有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一同狩猎,家人劝他不要去,郭子仪却不带一兵一卒,只身一人去见鱼朝恩,让鱼朝恩大为惊讶:“你怎么就这么来了?”郭子仪便将有关鱼朝恩要加害自己的流言如实相告,并说自己不会相信这些。鱼朝恩流着泪说:“您如此相信我,真不愧为德高望重的长者!”

他以热泪诠释“国之大者”。公元774年唐代宗大历9年。郭子仪入朝进言说,朔方是国家的北大门,地位重要,但那里的兵员消耗散失仅仅剩下1/10,力量严重不足。如今吐蕃吞并河西icon、陇右icon地区,裹挟着羌族icon、吐谷浑部众,势力比过去强大十倍,对于大唐朝虎视眈眈,欲伺机而动。因此,郭子仪建议唐王朝早做准备,由各道轮流分别派遣精壮士兵,组成四五万人的军队,那么一定能够克敌制胜。当时唐代宗并没有表态。等到了当年夏季,郭子仪要回到自己的属地邠州,向唐代宗辞行之际,又向代宗谈到边疆大事,以至涕泪俱下!

在那个时代,位高权重的人,往往更需要明哲保身。此时的郭子仪已经77岁。对于关乎国之大者,时时挂在心上,以睡不着、等不得的心态,一遍又一遍地争取着,努力着。

郭子仪的几次热泪,原因不一,人们理解也各有不同。但这其中,有真情,有境界,有智慧,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