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新变化:考生更理性,双非院校受热捧,名校冷门专业遭冷遇

2023-12-27   人已去莫思忆

原标题:22考研新变化:考生更理性,双非院校受热捧,名校冷门专业遭冷遇

22考研已经进行了一天,昨天的政治考试,老肖遭遇反押题,很多考生连呼上了老肖的当,不过小编觉得,21年押中了好多题,22考研不可能再让押中大题了,这是一个正常思维才行,而且22英语考研题目难度大,很多考生不会翻译“快递”这个词语,也是贻笑大方了。

目前正在紧张进行第2天的考研,大多考生在今天内也就宣布考研结束了,接下来就静等结果参加复试了,22考研人数飙升至457万,其中弃考也是比较多的,基本达到了10%,也就是说,22年有40多万的考生没有参加考研,临阵脱逃,真不明白,既然不想考,为何要报考呢?

其实弃考的人员中,很多是在职人员,还有就是没有认真复习的这部分考生,等到考试临近,知道考了也是白考,所以弃考了,建议出台政策,如果弃考的话,禁考一到两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弃考人数,避免资源浪费。

由于考研人数连年攀升,所以22届考研党们也不再追求考名校了,毕竟名校也不是那么好考的,“逆向考研”成为22届考生考研的一大亮点,很多985、211的考生们连自己的母校都不敢报考了,宁愿报考双非院校,以求得稳妥,充分说明,很多考生考研,就是为了提升学历。

学历是刚需,尤其是偏文科类考生,没有硕士文凭,在考公、考事业编等竞争中,基本门槛都达不到,考研大军中,冷门天坑专业的考生也比较多,生化环材等专业本科不好就业,只有考研,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冷门专业的研究生就业依然压力大,大多考生还是冲着选调去读研的,不过现在选调生的门槛也是非常高啊!

985、211院校的理工科热门专业的本科生更趋向于保研和就业,因为像计算机类专业,211以上学校的本科生就业就很不错了,完全没有必要读研,耽误时间不划算,但是家庭条件好,有意愿读研的孩子,最好还是读研为好。

22考研还有一个新特点,大家不再迷信名校,很多被大家吐槽考研难度大的高校,也遭到大家的排斥,尤其是中西部的几所省属211,因为喜欢压分,就算是第一志愿报考,人家也不稀罕,所以就让这些高校去调剂985的考生好了,双非考生报考这些弱势211,基本上是炮灰,还不如报考双非更实在。

第三个特点就是,不管你是北邮还是南邮,或者是西电,这些热门高校的冷门专业依然受到冷遇,毕竟很多考生考研就是为了换专业的,等到考研了还不觉悟,还要报冷门专业的话,或许就是真爱这个专业了。

比如北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1年仅有3人报考,录取人数却要13人,再比如南邮的生物电子学,21年仅1人报考,但是要录取2人,虽说这2所高校是目前的大热门,但是专业冷门,大家依然不会去报考。

以上是22年考研的新特点,虽说目前考研都是00后考生了,但是大家都是很冷静,很理性,不是为了考研而去考研,一方面放弃名校,不追热门高校,考上了才是王道,另一方面,即使是名校,专业冷门,一样招录不到人,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