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国,教师的地位仅次于天地君亲之下,位居第5位,不过元朝的时候,教师的地位下滑严重,有“九儒十丐”的说法,也有“臭老九”的说法,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师范院校都没人报考,当老师也被认为是没办法才干这个行当的。
师范专业突然变热,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
在近两三年,教师的职业却突然吃香,很大的原因是源于教师职业比较稳定,近两年特殊情况的加持,很多喜欢稳定职业的毕业生纷纷进入教师行业,导致选择读师范的考生居高不下,推高了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也就是说,近两年除了高薪的IT行业外,但也有35岁危机,其他行业内卷严重,很多编制取消后,在仅剩不多的行当中,中小学教师也算是很不错的职业了,加之很多经济发达的省份对于教师薪酬的提升,让很多考生觉得教师职业会逐渐变为高薪行业。
其实目前教师的薪酬在大多地区却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比公务员低很多,只是其他行业的工作也很不好搞,加上教师有寒暑假,所以才显得教师职业性价比较高,像河南的考生并不青睐公费师范生就是明证。
21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行业竞争加剧,和其录分及其薪酬相比,性价比并不高
在提了多年的中小学减负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从根子上进行整顿,课外机构的存在,导致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在2021年暑假,教育部终于对课外补习机构下手,本次并非整顿,而是直接取缔,对于课外机构的从业教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从事课外教培的老师数量相当多,起码和公办中小学老师数量差不多,如果课外补习机构取消后,这些老师都将会考教师编制,和目前读师范专业的学生竞争为数不多的在编岗位,那么近几年高分考入的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竞争对手增多,考教师编难度大增。
这两年师范专业录分疯涨,已出现虚高现象,想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要慎重
相对于医学专业,其实医学专业这两年录取分也有不错涨幅,师范专业除了公费师范生,主要包括定向和本硕连读师范类,其他毕业生即使取得了教师资格证,毕业后还是要考编才能在公办学校上岗,如今年某一县级市高中数学老师考编,已经达到30:1的竞争强度了。
本次的“双减”政策将使培训机构成千上万的老师下岗,除极少的一部分重新流入到私立学校,绝大部分原来私立学校的老师都会加入考编的竞争队伍,将大大加剧教师考编的难度。
现在很多报师范学生的家长普遍想法是当老师除了有稳定工作、有寒暑假以外,还可以通过补课赚取不菲的额外收入,所以孩子报师范不少是家长的意愿,其实真心想当老师的孩子并不是很多,他们认为这一辈子都在学校,以后工作也在学校,已经相当厌倦学校的生活和环境,这次国家双减政策一出,师范专业也真该凉一凉了。
目前师范院校在读学生,需要提升自身能力,毕业考编是一场恶战
面对双减政策的出台,成千上万的私立学校的老师也加入到考编的大军当中,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实力肯定与从事私立学校的老师有差距,那么很明显在考编过程中实力不如已经从业好几年的私立学校老师。
因此,在读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真心要从事教育事业,自身的能力提升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有部分不想从事教师工作的师范生,可以着手考公、考事业编,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然等到毕业在着手,就已经晚了。
写在最后
教师行业虽说很稳定,但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教师薪酬比极高的地区还是不算多的,大多地方教师的薪酬依然停留在月入三四千的水准,所以如果拿着能上211院校的分数来读师范,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即便是误入211的天坑专业,毕业薪酬其实也比教师高,除非你去当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师,要不然和工科毕业生的薪酬依然没法比。
近几年选择师范院校的考生,还真需要仔细研读政策导向,否则毕业后,考编考不上,干别的行业,师范专业又没有明显的优势,要说还真不如工科专业好找工作,那么到毕业的时候还真是很尴尬!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