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曾有众多贤才俊彦先后登场,短短几行字诠释不了他们的一生,但却可能是仅有的痕迹。本篇就来看看与虞翻交好者。
虞翻性情直率,自身又是饱学之士,虽然时不时有酒后失言的举动,但也曾有不少人与其交好。先列个名单:王朗、孙策、张纮hóng、孔融、阚kàn泽、陆绩、徐平、聂友、丁固、刘基。虞翻作为当世名士自然不是只有这么几个好友,主要是留下相应记载的较少。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三国志·虞翻传》
【虞翻被王朗任命为会稽功曹,他在守丧期间还跑去为王朗献策,就是没有随王朗一起北归中原】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三国志·虞翻传》
【虞翻和孙策交情极佳,孙策既是他的府君也是他的好友,虞翻一语“明府家宝”就足以道明两人的交情,而孙权担任会稽太守也只是府君】
“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三国志·虞翻传》
【虞翻将自己对《易经》的注解写给孔融看,获得了孔融的盛赞】
“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三国志·虞翻传》
【虞翻不愿出使许昌时就是张纮替他前往的,张纮将虞翻比作美玉,还在给孔融的书信中称赞,并为虞翻遭人非议打抱不平】
“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友善”——《三国志·陆绩传》
【陆绩年少成名,虞翻、庞统两位名士虽然年岁稍长,但也都与其交好,陆绩也有关于《易经》的著作】
“虞翻称泽曰:‘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三国志·阚泽传》注引《吴书》
【虞翻先后将阚泽比作扬雄、董仲舒,可见虞翻对其才干的认可】
“陵子平,字伯先,童龀知名,翻甚爱之,屡称叹焉。”——《三国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
【徐陵之子徐平,这属于虞翻提携的人才,屡屡获得虞翻的夸赞】
“虞翻徙交州,县令使友送之,翻与语而奇焉,为书与豫章太守谢斐,令以为功曹”——《三国志·诸葛恪传》注引《吴录》
【聂友是虞翻在流徙交州路上提携的才俊,仅仅一封信就让豫章功曹换了人】
“翻与固同僚书曰:‘丁子贱塞渊好德,堂构克举,野无遗薪,斯之为懿,其美优矣。令德之后,惟此君嘉耳。’”——《三国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
【丁固也收获了虞翻的好评,赞誉其品行过人】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三国志·虞翻传》
【在虞翻触怒孙权后,刘基是少有能站出来劝阻者】
更进一步应该是虞翻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