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开展投资理财实务操作的五点建议

2023-07-01     汉正家族办公室

原标题:基金会开展投资理财实务操作的五点建议

众所周知,基金会成立时需要一笔注册金额,即便是最低的门槛也有200万元。而一个事实是,基金会不可能在其第一年就将这笔资金使用殆尽。

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发起金额基本保持不动,每年需要资助活动的经费都是从这个发起金额的收益或新募集的款项中支出。因此,如何保管好这笔款项,使其保值增值,就成为基金会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大事。

而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实际利率为负的今天,如果仅仅将这些资金存在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保值增值”的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基金会涉足资本市场早已是国际惯例。从世界公益基金会的发展潮流来看,一个伟大的基金会,必须具有强大的筹款和资产升值能力。逻辑非常简单,更多的钱才能够做更多的事。

关于基金会开展投资理财实务操作,下面也给出五点建议:

第一,梳理正在进行的投资产品或者行为。

基金会应对照《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其投资活动,进行调整,对于不符合《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投资活动要及时赎回或妥善处理。

第二,制定或者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投资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一)投资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在投资活动中的相关职责;(四)投资负面清单;(五)重大投资的标准;(六)投资风险管控制度;(七)投资活动中止、终止或者退出机制;(八)违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慈善组织没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应当制定,已经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对照《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三,建立投资专项档案。

基金会应当为投资活动建立专项档案,完整保存投资的决策、执行、管理等资料。专项档案的保存时间不少于20年。

第四,建立止损机制。

基金会应当根据投资活动的风险水平以及所能承受的损失程度,合理建立止损机制。基金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第五,加强和完善信息公开。

基金会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重大投资情况应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汉正家族办公室,专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股权信托、社群信托设立、运营及资产配置;基金会设立、财税管理、战略咨询、等级评估等服务;更多信息可搜索【汉正家族办公室】至官方网站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a995d4e778c42da43905d2939b3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