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血透室防控怎么做?

2020-02-27     壹生

当前,我们已经发动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坚战役,大量医护驰援武汉。作为病毒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在疫情期间我们更应关注血透室的防控策略,使透析患者免受疫情的次生灾害影响,本期我们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梁馨苓教授,结合中国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建议(试行第1版)》、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血液净化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血液透析室(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质控环节(第一版)》等推荐,分享疫情期间血透室的防控策略。

扫码观看讲课视频

血透室新冠肺炎防控思路与策略

专家简介

三级防控,层层把关

梁教授指出,疫情期间,应关注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透析患者多高龄或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本身就是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每周三次的规律治疗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治疗过程中,候诊区、治疗区人群相对密集;患者往来于血透室和家庭,环境变量多;血透室未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高危部门。因此,血透室是新型冠状病毒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

梁教授认为,面对此防控困境,有必要开展严格的三级防控策略,由科主任、病区主任、护士长担任防控第一责任人;由病区组长、护理组长、感控组长、工程师组成核心感控小组,负责第二防线;由全体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患者和家属组成第三道防线,通过建立血液净化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组,开展点面结合的无死角防控,实现患者院内、居家管理无缝连接。

在患者管理方面,强调加强患者和陪同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知识宣教,患者及陪同家属应定期汇报流行病学史,联动家属与患者的互相监督提醒。教育患者及家属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有无接触疫区人员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配合医院预检分诊制度,主动登记居家体温。让患者在进入血透室前,正确洗手或使用即用型手卫生消毒用品消毒双手。在透析前后测量患者体温,每班上报。

在人员防控方面,要加强所有工作人员体温和呼吸道症状管理,至少上下前后测量2次体温,有异常按相关规定予以干预。所有工作人员应做好标准预防,工作期间正确佩戴口罩、工作帽,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佩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护隔离衣等。工作人员接触过确诊、疑似感染患者后应及时、主动上报并配合防疫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内的各类工作人员均不能上岗。

重视预检分诊,早发现、早分流

梁教授提及,早发现、早分流是管理传染源的关键步骤。在预检过程中,应指导就诊患者及家属均需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如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应避免戴有阀门的口罩)。在候诊厅或接诊室门口进行体温检测,对于体温≤37.3℃、无症状且无接触史患者,进入常规透析接诊流程。如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37.3℃者,应按照流程让患者于发热门诊接受新冠感染排查。发热患者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应在急诊留观室行床边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无CRRT治疗条件时,可在其他患者透析结束后单独进行透析治疗,此时医护人员需进行二级防护,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

对于医院专家组诊断的疑似患者,建议在隔离病房行床边CRRT治疗,并按规定标准防护,或转诊至就近定点医院治疗。确诊患者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告,并转送至定点医院或定点感染病区治疗。

疫情期间原则上不接收其他医疗机构自行转诊的患者。对于本中心曾外出的透析患者,需完成新冠排查后在单间单独透析观察14天后,再回归中心透析,以避免病毒传播风险。

环境管理消毒,规范进行不可忘

严格的环境管理和消毒策略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重要举措。

空气消毒

治疗大厅、医生办公室和候诊大厅应保持空气流通,全程开启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系统。常规透析区域应增加通风频率和时长,在2个班次之间至少通风30分钟,每日治疗结束用含氯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发生疑似或确诊病例后,需要立即关闭空调通风系统,在感控专家协助下进行终末消毒,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运行。对于医学观察单间,应采用有效铝含量为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过氧乙酸溶液按20 ml/m3喷雾消毒60分钟,再行开窗通风,也可采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消毒。

透析单元消毒

患者使用的物品应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换,以减少交叉感染和接触感染机会。在两个透析班次之间,对于透析机表面、治疗车、治疗床和地面,应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消毒。若环境或物体表面被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污染时,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再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5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的抹布覆盖30分钟,再擦拭消毒物表和地面。对于医学观察单间的透析床,应采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消毒。

办公区环境消毒

应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每天两次,消毒剂作用时间至少为10分钟。办公桌表面,门把手、手机、电脑屏幕、键盘表面、病历夹、记录笔等均应进行消毒。

医疗废弃物品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置和管理。

五驾马车,保障透析者健康

梁教授指出,除了透析以外,药物、饮食、心理、运动也是保障透析患者健康不可或缺的注意事项。在非常时期,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管理,对患者进行疫情相关流调、宣教的同时,还应对患者加强解释工作,使其能配合调查,自我管理,顺利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刻。

在疫情时期,也不能忽视透析患者贫血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控制贫血检测频率,按照病情不同每1~3月检查一次,为降低感染风险,可以选择就近社区医院检查。

以往透析患者都需来院注射以治疗贫血,近期新型口服贫血治疗药物罗沙司他的上市为此治疗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罗沙司他能有效纠正贫血(图),口服便利安全,无需注射,减少就诊次数,避免感染风险,是在疫情管控时期治疗透析患者贫血的优选药物。

图 罗沙司他有效改善贫血

综上所述,血透室是新型冠状病毒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维持血透患者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在疫情期间,更需加强重视,工作人员需要熟悉血液净化室新冠感染筛查流程及紧急疏散管理流程,落实预检分诊,早期发现、严控传染源,做好患者管理、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阻断潜在的传播途径,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播散。相信在最美逆行者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这场战役最终会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 血液净化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J], 中国血液净化, 2020,19(2).

2.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建议(试行第1版)[S]. 2020-02-08.

3.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血液透析室(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质控环节(第一版)[S]. 2020-02-06

4. 中日血透.保障透析者健康的五驾马车:透析、药物、饮食、心理、运动[S]. 2020-02-09.

5. Chen N,et al.N Engl J Med. 2019 Sep 12;381(11):1011-1022.

编辑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陈默

本文仅供专业医疗人士参考,审批编号CN-45864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_jrhHABgx9BqZZIyE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