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那年他们把孩子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女儿的生命,以爱的方式延续

2020-03-18   愚伯的自留地

文:朱迅翎

图:来自网络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13年,但永远都不该被人遗忘。2007年江苏省沛县安国镇青年范光磊、王萍,将自己年仅四岁的女儿硕硕的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给徐州红十字会,这使其他几名患者重新恢复光明,也使硕硕那幼小的生命,以爱的方式延续下去……



三口之家同一颗“兵”心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沛县东临微山湖。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淳朴的民风民俗,当年的铁道游击队就战斗在这里。安国镇二郎庙村青年民兵范光磊,自幼在微山湖畔摸爬滚打,养成了倔强、好胜的性格。


1997年湖西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成了湖西(革命老区)—名年富力强的基干民兵。其父范召军,1969年入伍,在3183部队机枪连任机枪手,曾参加过珍宝岛战斗,几次光荣负伤,受到营连嘉奖,是二郎村的一名退伍老兵;父亲是光磊的光荣和榜样,他暗下决心,要像父亲那样,当一名边防战士。


可几次报名参军.皆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但他不气馁,他对父亲说:“爹,你是咱村七十年代的退伍兵,我是九十年代的基干民兵!”


“他爹”,母亲边纳鞋底边说,“我也是一个兵!”

“什么兵?”


“当年”。范母对着儿子光磊说,“淮海大战,你外公外婆可是支前模范,那时我虽年小?但我做过多少次支前梦啊,我现在……”


“是后勤兵!”三人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天真烂熳,短暂的幸福时光


光磊和王萍是一见钟情。那是2000年秋天,光磊在徐州打工。一天,他从徐州上车,回家拿点生活用品,而王萍也乘同一辆中巴车从徐州幼师回家度周末。王萍中等身材,生得眉清目秀,十分靓丽。当车行至杨屯张街附近时,王萍准备下车回家不料,她的书包拉链开了,带的书散落了一地。


“我来帮你吧!”此时,一个陌生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王萍抬眼一看,正是刚才坐在她旁边的乘客。上车的时候,他们曾对视过一眼,彼此都有些好感。但由于陌生,一路无语。也许是天意,这段小插曲促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从相识、相爱到定婚,光磊和王萍一路走来顺畅无比;2002年7月他们终于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次年,可爱的女儿硕硕降生,硕硕的名字是爸爸起的?有两层含义:一是硕硕出生在7月,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他们希望硕硕像—朵小花,将来可以结出幸福的硕果;二是全家人企盼着硕硕能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将来在天空中闪烁耀眼的光芒。


硕硕像一个快乐的小精灵,给范家带来无限生机。硕硕一个多月的时候就特别爱笑,笑得那样天真烂熳。她是范家的心肝宝贝,也是这个大家庭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在农村,一般说来,男孩一周岁会跑,女孩一岁半才会跑,可硕硕不到一周岁就会跑了。奶奶说:“那天,全家人还在吃午饭,东院范大妈家的胖胖(狗名)跑到俺家。硕硕喜欢胖胖,胖胖走时,硕硕竟然离开案板(饭桌),去追胖胖,蹬蹬蹬地就跑开了……”


硕硕两岁半时,像个大孩子,没有她不会说的话,没有她不会做的事。她喜欢儿歌,最爱唱的儿歌就是妈妈教她的《数鸭子》和《小二郎》;奶奶还教她当地民间流行的十几首儿歌。硕硕一听就会,一唱就朗朗上口。


硕硕三岁半时,就是个能歌善舞的小才女了。王萍一有空就打扮自己的女儿。春天,阳光灿烂,院子的苹果树开满了花,引得成群的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每逢这时,王萍就让硕硕坐好,给她系上一对粉红色的蝴蝶结,鲜艳的蝴蝶结迎风招展,映得硕硕粉嫩的小脸更加可爱。


左邻右舍常到范家串门,大家都说,硕硕歌唱得这么好,舞跳是这么棒,是妈妈教的。王萍听到这些总是摇摇头。她在大屯煤矿幼儿园时间紧得很,根本没时间教硕硕。说说会的,多半是妈妈在幼儿园教别的小朋友时,她在一旁看,边看边学,竟也学得像模像样的。硕硕从懂事起,就最喜欢奥特曼,她说;“我长大,一定要像奥特曼那样勇敢坚强!”


始料未及的厄运,手伸向弱小的生命


2007年6月10日晚,光磊、王萍正准备帮女儿洗澡睡觉,突然,硕硕趴在床沿上,说她肚子疼。刚开始,光磊,王萍不以为然,觉得小孩受点凉,肚子疼是常事。可是,硕硕越疼越厉害,王萍用手触摸疼的部位,发现左下腹有—个像鸡蛋大小的硬块。时下,谈癌色变,王萍给光磊一说,光磊直觉不妙,但又觉得女儿才4岁,怎么可能?


第二天。他们便带硕硕到附近的杨屯镇医院检查,经过透视、彩超,发现了左下腹的肿块,由于镇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有限。大夫只说是“不明物”,建议到大医院看看?当天下午,他们又带着硕硕到大屯矿医院检查,也未查出个所以然,最后他们决定到徐州市立医院去。


从二郎庙去徐州,约有100公里。此时正是麦收季节,黄金铺地,老少弯腰懂事的硕硕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收割忙碌的人群,刘爸爸妈妈说:“咱家东南的那大块麦子也该割了,等查完病,我要带着胖胖去拾麦穗。”


“好!”光磊抚摸着硕硕的头说,“家里的麦子有你爷爷、奶奶收割,你就不用操心了。”


“那么大块麦子地,爷爷、奶奶啥时能割得完啊?”


“你爷爷当过兵,打过仗,有……”


硕硕只知道爷爷当过兵。没听说打过仗?这次听爸爸一讲。来了精神,兴高采烈地说:“爷爷打过仗,我将来长大也要去当一名女兵。也要去打仗!”


王萍说:“现在是和平环境,到哪里去打仗?”


硕硕噘起小嘴说:“爷爷怎么去打仗?”


他们说着说着,徐州汽车站快到了。下车来到徐州市立肿瘤第三人民医院。一开始他们觉得到了大医院就能确诊,回到家里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多说也就住院,万万没想到,透视、彩超、会诊,一路检查下来,结果令人吃惊。主治大夫将光磊、王萍叫到办公室,半天没有说话。


最后,大夫抬眼望了望光磊和王萍,一字一顿地说:“你们都还年轻,再生一个吧!”明人不要细讲。当时光磊只觉得头“嗡”的一声,险些跌倒,王萍已经休克了……


当天下午,他们又来到市立二院,儿童医院会诊。他们多么希望市立三院是误诊,但得到的回答依旧残酷。



四十六个日日夜夜,痛苦与感动并存


硕硕从住进徐州市立肿瘤三院到心脏停止跳动,整整46天。46个日日夜夜,对范家来说,每时每刻无不沉浸在痛苦与感动之中。


6月12日,为了进一步确诊,在徐州市立二院给硕硕做了骨髓穿刺。光磊排了很长的队才领到麻醉药。但医生告诉他们,打麻醉药要受两次罪,疼两次,不打麻醉药只疼一次,让他们考虑考虑。


王萍征求了硕硕的意见。硕硕一见长约10厘米的针头,不由恐慌起来。这时,光磊给女儿进行了“战前动员”,他说:“女儿,你不是说将来长大要当一名女兵,也要像爷爷那样去打仗吗?”


“是呀!”


“这就是打仗!”


硕硕听了,把小手一挥,坚定地说:“不打麻醉药,我要打仗!”


10厘米长的针头从硕硕的胸部扎下去,医生让硕硕把眼睛闭上,倒数数。整个穿刺过程,硕硕咬着牙,没哭一声。奶奶忍不住心疼地哭了。懂事的硕硕还对奶奶说:“奶奶不哭,别让人家笑话!”经过骨髓穿刺检查,硕硕的病被确诊为发病率千万分之一的B细胞型淋巴瘤。


这种病的治愈率非常低,就算暂时可控制病情,数年后还有可能复发。医生善意地告诉光磊和王萍,与其让孩子饱受手术、化疗的痛苦,还不如让她静静地“走”。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有千万分之一的希望,光磊、王萍也不想放弃。


6月15日,他们住进了徐州市立三院。由于床位紧张,硕硕只能住在走廊里。平素,硕硕常常怀里抱着蓝色的熊布偶和“奥特曼”。在三院住院,她时刻将这两件爱物带在身边,学习奥特曼的勇敢,在玩熊布偶的乐趣中减轻痛苦。


硕硕的手术定在6月18日。6月17日晚8时30分就开始禁食禁水、灌肠。光磊、王萍和奶奶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儿,全家人都焦急地企盼着硕硕手术成功。


三院上下都被硕硕的顽强抗癌精神所感动。他们说,自三院建院以来,这是癌症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却也是最坚强、最让人心疼的。院领导多次组织专家会诊,研究多个手术方案,从最理想考虑,从最坏处打算。手术前,医院按照贯例,把家人叫到了办公室,严肃地说:“我们力争手术成功,但难免发生意外,请家长签字。”光磊咬了咬牙,决然挥笔。


6月18日早上,硕硕早早起床,穿上护士陈姨送来的成人穿的手术服,她那幼小的身体在宽大的手术服中越发显得让人心疼。8时10分,手术室医生推着手术车,来接硕硕。由于硕硕年幼可爱,又有礼貌,同一病区住院的伯伯、叔叔、阿姨都特别喜欢她,当手术车出现在病房门旁时,许多病友、病友家属都不约而同出来看望祝福。


躺在手术车上,硕硕白皙的小手向大家挥动着。还不时握起右手,举起小拳头说:“我要像奥特曼一样勇敢,我要像爷爷那样去打仗!”说得送行的人们眼泪汪汪,当她看到爸爸、妈妈和奶奶在流泪,她再次安慰家人说:“别哭,别让人笑话!”


硕硕才4岁,还是个孩子,许多事她并不知道,她只知道,动了手术,切除肿块,就可以回家了。回家看望她的胖胖,看望那只大红冠子的公鸡,院中那伞状的苹果树……但爸爸、妈妈和奶奶却揪着心,担心硕硕能否活着走出手术室。


12时55分,护理护士出来说:“手术非常成功!”



光磊、王萍、奶奶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高兴得说不出话,从6月10日以来,他们从未露出过笑脸。他们高兴地给亲朋好友,给曾关心硕硕病情的所有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


主刀大夫摘下口罩,擦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高兴地说:“肿瘤基本上已全部切除,只有肠壁上还有如同米粒大小的幼稚肿瘤无法切除,但一做化疗,这些幼稚的肿瘤将会全部杀死,孩子的成活率在6年以上。”


带着这美好的愿望,光磊心想:“6年后,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推进,肿瘤学科,一旦被人们攻克,女儿的病就会痊愈的。”


涓涓爱流,留给世人,无限眷恋


但事与愿违,手术两周后硕硕的身体突然出现严重病变,原本米粒大小的幼稚肿瘤大面积复发,迅速转移到腹腔,连喝水都十分困难。光磊、王萍与母亲商量后与医生协商,决定对硕硕实施化疗。化疔就是以毒攻毒,呕吐、掉头发,可以说痛不欲生。硕硕知道后坚定地说:“只要能战胜病毒,早日回家,再疼我也不怕!”


硕硕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的事迹迅速传遍全院,大家无不为之动容。同病区、病房的患者其及家属常到床前嘘寒问暖,说笑话,讲故事,鼓励硕硕。为保障硕硕得到持续良好的治疗,三院工会义不容辞地组织全院职工进行捐款,仅20分钟的时间,就募得6000余元(其中不包括医护人员直接捐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已经离开医院的药剂师听说硕硕的事迹后,专门跑来捐献了200元钱。


7月26日,医院下达了硕硕的病危通知书。


7月27日,8时31分,医院16楼硕硕的病房里挤满了人。人们都想再看一眼可爱的硕硕。硕硕的妈妈、奶奶正在帮硕硕擦眼泪,硕硕穿上平时最爱穿的粉红色纱裙和小红皮鞋。光磊流着眼泪,帮医生给硕硕的腹部折线。


此时,《徐州日报》、《都市晨报》、《扬子晚报》等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纷纷赶来。光磊看到记者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哭出声来:“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从检查、住院、开刀、化疗,一道道鬼门关,这么多的痛苦,再疼,她从来没有吭过一声,始终怀里抱着奥特曼。


7月的天气,特别炎热,加之病魔的折磨,硕硕疼得大汗淋淋。打止痛针已不起作用,抗痛的办法就是让我讲战斗故事,疼痛难忍的硕硕不断翻滚着身子,使劲地压住她心爱的蓝色小熊布偶,那蓝色小熊布偶周身都泛起淡淡的汗碱。她不仅忍受着这么大的痛苦。


当她看到奶奶、妈妈哭时,她总是说‘别哭,人家笑话……”光磊说着说着,已泣不成声。曾参加过珍宝岛战斗、打过仗、受过伤,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的爷爷,当他看到这么坚强的孙女,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记者问到捐献角膜的事,光磊流着泪说:“昨夜,我们爷俩拉(方言:聊)了一夜,她的脑子非常清醒,她说‘爸爸,我不行了,看样子是治不好,咱别花钱了……”’当记者问捐眼角膜及遗体的事情,硕硕是否知道时,范光磊哭着说,他们做出捐献孩子器官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而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情和家人做出的决定,对孩子来说也是残忍的。


但7月29日晚上,范光磊与女儿谈了很长时间,谈到死后眼角膜、遗体无偿捐献的事,他鼓励硕硕要更加坚强地面对病痛,女儿懂事地点了点头。


范光磊告诉记者,30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当时护士正准备给硕硕打针。突然,孩子脸色大变,紧接着就呼吸骤停,护士赶紧对硕硕进行抢救,没想到不到两分钟时间,硕硕就停止了呼吸。当医生宣布硕硕死亡时,突然从硕硕的眼中流出两颗很大的泪滴。接着,硕硕嘴角挂着微笑,离开了这个无限眷恋的世界和亲人。


上午9时,徐州市红十字会会长侯秀田等人来到硕硕的病房,侯秀田告诉记者,这是徐州首例未成年人捐赠眼角膜以及遗体。11时8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防所靳雷副主任医师与助手一同来到硕硕的病区,开始进行取眼角膜手术。



11时23分,靳雷医生从病房出来表示,他已成功取出硕硕的两个眼角膜,这将会使五六名患者重新恢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