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生 内家拳功与实战训练原理

2019-09-30   风云生0

中国的传统武术中,有一些拳种被人们习惯的称之为“内家拳”,其实所谓的内家拳,与外家拳,海外武技,现代搏击都不应该有本质上的区别。毕竟人的身体结构都是一样的,都是206快骨骼,若干肌肉,而且骨骼与肌肉关系都一样,这就决定了在同样身体结构下,大家走到最后,所总结出的技术形式与用力模式必定是相同,相近,大同小异的。这也是传统武术理论境界中,最后万流归宗,殊途同归的道理。

普通人可能认为,内家拳中有内功,外家拳就是练外功。其实,外功之类近乎武侠小说的说法。真正的武术中只有内功一说,而且内外家拳法都是练内功,在某种程度上,真传的外家拳的内功修炼起来的效果甚至比内家拳都好,只不过,所谓的外家拳中,内功修炼是一个体系,技术修炼是另一个体系,功力训练与技术训练是分开的两个体系。而内家拳,用今天我们习惯的话说,则是提出了一个“整体力”的概念,并且形成了以整体力为内核,围绕整体力的求取与运用来进行修炼的训练体系。

这个概念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并且就叫整体力的,而是一开始就有“内劲”这样一个提法,然后在几百年中不断的明确,最终在现代大家都习惯了整体力这个词。那么 ,叫内劲也好,整体力也罢,名称无所谓,关键是这种功夫,它是中国武术前贤,对人类几千年以来无数人,无数次搏击格斗的经验加以归纳,总结,并且在实践中研究,升华,同时也对人身体内部结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能够在搏击格斗中最大限度发挥出人身体能力的这样一种最佳的用力模式,所以说,整体力概念的明确提出,是中国武术理论研究的一次飞跃性的大发展。

但是,我们中国长期以来,学术性的东西都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体系,包括武术在内的很多学术,都是靠师徒关系来传承经验。同时过去的社会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武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流传。。。。

很多原因,导致内家拳传人对于整体力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晰,在传授学生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我在前面说的,内家拳在理论研究上的优越性在现实中实际上是一点也体现不出来的。反而由于在千百年来武术传播中积淀了一些错误观念,加上为师者的某些心理,学习者心理上的一些微妙,使内家拳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功力情结”,或者说,叫“唯功力论”。

大家都认为武术中有一种内功,修炼成功几乎无所不能,什么技术啊,都不重要,有了功力,一出手,敌人就打飞。。。。这种错误观念的曼延,导致武林大会,武林风等很多电视节目的擂台上,一些练传统武术功力的人,表现出来的都是类似于散打的粗糙的技术,象庄稼汉打架一样的难看。而同时,更多的人还是陷身在“筋骨,功力”的迷宫里,根本出不来。

我学习形意拳的时候,情况比较特殊,因为着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实战能力,所以对于形意拳的五行拳,站桩等等,都没有真正下功夫去练。而是在师父指点下,直接去学习形意拳的实战功夫。但是欲速则不达,这种缺乏基础的学习,并没有让我如愿的提高实战能力,反而陷入了长达三年的困惑。后来受聘做搏击教练的时候,有些求学者在学习之前,都希望看看教练的实力水平,为此,我基于形意拳的六合理论,侧重于外三合,进行了一些训练,让自己的打击能力在短时间内飞速提升,有效的完成了招生。但是在后来与学生的实战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学习了三年,却不能在实战中运用的形意拳实战技法,豁然而融会贯通了。。。。。此后,受人委托,为马上要出国留学的人进行短期培训,为馆里的武警,防暴队员,军官提供速成培训等等,开始让我研究,可否从技术层面入手,快速提高人的实战能力,并且引导人们进入真正的内家拳之门呢?

于是,历经七年磨一剑,就有了现在的内家拳法实战训练捷要!

风云生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