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到河南喝酒,本想一展风采,结果喝趴下了,这是为什么?

2022-07-25     麟大官人

原标题:小伙子到河南喝酒,本想一展风采,结果喝趴下了,这是为什么?

我国沉淀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如今文明和谐的社会,在国内各地各民族之间,都讲究礼仪为先,尤其是在酒桌上,规矩更是缤纷多彩。作为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河南省,在这一点上也不甘落后。

提起河南人,大家都得竖起大拇指赞一声他们淳朴热情的民风,尤其是在酒桌上的礼节,更是条条例例都极严谨。如果外地人前往河南做客时没有提前了解当地的酒桌规矩,那么就要小心在酒桌上站不起来了。

例如东北一小伙到河南做客,本以为凭自己的酒量必定能在众人面前赢得一番风采,然而谁曾想他却成了全场第一个倒下的,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原来在河南酒桌上,有些规矩是千万要注意的,否则一不小心就喝多了。

“开局三杯酒”

在河南酒桌上有个明文规定,上前面三道菜的时候是不能喝酒的,因为这三道菜也叫作“断头酒”,所以在第四道或者第六道菜出现之前,外地酒友们切勿招呼大家喝酒,别犯了人家大忌。

当时机到了的时候,主人家或者这场酒局的举办方会提出大家一起喝三杯酒,且这三杯酒并非连着喝,中间还是需要吃些菜垫垫肚子,这就是开局的“三杯酒”。

酒过三巡后,酒桌上如果有初次见面的或初次来到河南的朋友,往往会被主人家敬一杯“认识酒”以示欢迎之意,被敬酒的人也不能随意喝,必须倒满酒杯才且喝完一整杯不留底,否则就是不尊重敬酒之人不给对方面子。除了主人家之外,其他人也会陆陆续续给初来乍到的人敬酒,毕竟河南人就是这么热情,所以各位酒友来此之前可要做好准备哦

“鱼头酒””

在河南酒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民间还流行着一句俗语“无鱼不成宴,无酒不成席”,可见这道鱼在酒桌上是如何重要的一环,这就是经历过的酒友们最害怕的“鱼头酒”。当鱼被摆上酒桌时,不了解的酒友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夹的这块肉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杯酒。

鱼在酒桌的位置很讲究,首先鱼头要对准主宾或德高望重的人,之后就要根据“头三尾四,脊五肚六”,意味着坐在鱼的这四部位对准的位置的人,要喝相对应杯数的酒。除此之外还有,一只鱼眼喝三杯,一面鱼鳃喝酒两杯,鱼鳍鱼翅喝3杯,鱼尾鱼肚喝两杯等说法。

那位来自东北的小伙子就是因为不了解河南酒桌上鱼头酒的规矩,夹了鱼的好几个不能随意动的部位,又加上前面也喝了不少,再好的酒量也经不起这般折腾,而且由于该小伙一开始夸下海口说自己酒量不错,当地人劝酒时也未曾“怠慢”,所以这位小伙子最后可想而知就喝趴下了。

在此小编也提醒各位酒友们,如果到了一个新城市需要喝酒,无论前往何地,但凡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最好提前了解一下当地的酒桌文化,且莫在酒桌上说自己酒量不错之类的话,要不然再像上文提到的那位小伙子一样在异地他乡喝倒了可就不好看了。

不过相比之下最要紧的还是提升酒量,否则在同河南一样有“开局三杯酒”之类的城市喝酒时,可能酒局还未进行到一半,酒量不好的就坚持不下去了,说到这个,小编知道一款纯粮优质好酒“国康1935”可以分享给大家,这款酒用于平日里小饮锻炼酒量再合适不过,而且价格也不贵,仅百元左右就能购置这样一瓶高端酱香酒。

该酒虽然不出名,但其背景也可不是平平无奇的,它产自贵州省茅台镇,是酱酒之乡新一代中的翘楚,严格按照茅台的标准,采用古法“12987”大曲坤沙酿造工艺,以粮酒首选的“红缨子高粱”为主要原料,历时一年才酿造完成,此后还需再窖藏多年并加入10年陈酿调和,既保证了酒水的品质又使其酒体更加老熟。

该酒不仅闻起来酱香味馥郁浓厚,芬芳诱人,看起来更是让人心旷神怡,清透的酒液在酒杯中微漾,入口绵柔爽净,醇和厚实,陈香味儿明显,回味甘甜微润,却不会太杂,收口紧致,喝过的酒友们对其无不大加赞赏。

好了,关于“小伙子到河南喝酒,本想一展风采,结果喝趴下了,这是为什么?”这篇文章就先说到这里,各位酒友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小编承蒙您的点评。我是麟大官人,一个每天认真更新美食知识和技巧的博主,如果您觉得看完我写的文章对您确实有一点帮助,欢迎您关注我每天学习更多知识,麟大官人非常感谢您的厚爱!美食的道路上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麟大官人”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严禁搬运抄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9e932558aeab70a0ca73e85489a94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