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美国人两百年的励志奇书,讲述的是年轻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2019-07-26   三月与橘猫

今天橘猫君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美国历史上的大人物,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在热学方面,他改良了美国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

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为了外交,他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

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

他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洋流规律。

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制定了新闻传播法。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

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

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

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都取得卓越成就。但他的墓碑上却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看到这你是不是会和橘猫君一样感到震惊,这么长的一串成就应该来自不同的富兰克林吧?

然而事实上这些成就确实是一个人取得的,而他就是美国开国三杰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要说一个人即是政治家,又是科学家,担任多种不同角色并且在这些境遇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让人无比惊讶。

那么富兰克林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做到如此多的成就,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那?

不妨让我们通过这本富兰克林写于1788年的《富兰克林自传》来一探究竟。

富兰克林的阅读习惯

《富兰克林自传》的故事发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小商人,当时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生有十七个孩子,而富兰克林是家里最小的男孩子。

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

所以,他到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

但富兰克林在仅有两年的学校生涯却养成了一个受用终身的习惯,那就是读书。

为了读书富兰克林常常要积攒很久的零花钱才能买到一本。

甚至要很快的阅读,这样才能很快的把手上的书看完,然后卖掉来买新的一本,因此富兰克林的手边从没超过三本书。

十二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利用工作之便,他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归还。

而因为书是借来的,富兰克林也为自己定下了读书的四个标准:借、摘、背、写。

要求自己看书必须一天内读完,要摘抄好的句子并背诵,还要写一篇书评。

而为了弥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富兰克林在阅读的范围上同样有自己的方法。

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到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都是他阅读的范围。

也正是这些好的阅读习惯,让富兰克林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可以背诵《天路历程》、《历史文集》里的内容。

在富兰克林看来年轻人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充实自己!这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

只有达到自我丰盈的人生状态,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丰富。

自我实现意味着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的、活跃的、全神贯注的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

自我实现意味着知道自己人生的取舍。因此弗兰克林除了读书要求自己绝不出现在其他场合,包括赌场,酒吧等娱乐场所,而是选择读书到深夜。

更重要的是富兰克林的阅读习惯不但丰富了富兰克林的见识,还为富兰克林带来了改变人生的第一个机遇。

富兰克林的十三美德

因为学识渊博,富兰克林得到了他的第一个人生机会,作为印刷店的合伙人接下了印刷纸币的生意。

可以说自此富兰克林已经不在需要为金钱所担忧,但富兰克林仍然义无反顾的为自己定下了十三个标准来监督自己。

一,节制

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

二,缄默。

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

三,秩序。

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

四,决心。

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五,节俭。

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六,勤奋。

珍惜时光。手里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七,诚信。

不害人,不欺诈。思想坦荡,公正;说话实事求是。

八,正义。

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利公利民的应尽义务切勿放手。

九,中庸。

避免走极端。忍让化冤仇。

十,清洁。

身体、衣着、居所,不许不干不净。

十一,平静。

不可为小事、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

十二,贞洁。

少行房事,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接代;千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身体虚弱,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

十三,谦卑。

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而为了更好的监督自己十三美德的执行情况,他订了一个小本子,一项美德占一页。

每一页用红笔画上竖线,形成七行,一行代表一周中的一天,每天用一个字表示。

再用红笔画十三条横线,与七条竖栏交叉,每一条横线的开头写上一项美德的头一个字,每天在自查中发现哪项美德方面一有过错,就在相应的竖栏中的横线上画一个小黑点。

直到有一天,富兰克林看到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富兰克林把这十三美德称为影响年轻人一生的伟大计划。

他在书中告诫年轻人自我价值实现的第二条就是要确立良好的道德标准,并且自我监督。

树立个人理想

随着自我管理的逐渐严格,仅仅是经济上的成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富兰克林,他有了更崇高的理想,实现美国的独立。

随着英国与美国十三州殖民地的摩擦,美国独立战争越演越烈。

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毅然放下了自己的工作,积极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

从1757到1775年他多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

独立战争爆发后,他还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以及《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

他的后半生为努力实现美国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至于美国钱币百元面值上仍然印着富兰克林的头像。

而关于年轻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富兰克林的第三条建议就是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找到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富兰克林认为正确的理想是个人进步的助推器,也是一个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尾声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他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在这本书中,富兰克林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本自传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哲理和睿智的火花迸发。

回顾整本书,我们不难发现富兰克林作为一个不拼爹不拼妈的穷小子,他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步成为影响美国的大人物的。

作为一个身无长物的年轻人,他并没有选择与命运妥协。

他不相信权威,相信自我学习;不相信世袭权贵精英,相信自己的奋斗;不相信固步自封的偏见,相信自己的成长。

作为一个与他相隔300年的年轻人,我愿意相信他一生的奋斗不仅可以照亮美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也可以照亮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懂得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

即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自我补充,严格的美德要求作为自我束缚,崇高的个人理想作为自我目标。

当然如果你也正年轻并对未来迷惘,不知道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不妨看看这本书。看看与你年龄相仿的富兰克林是如何强势翻盘,实现自我价值的。

这里是橘猫推荐书单的第五本,如果你也对阅读感兴趣的话,不妨点个关注,我会持续更新这个推荐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