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的希望工程代言人“大眼睛女孩”,如今怎么样了?

2024-01-17   一画书画

原标题:31年前的希望工程代言人“大眼睛女孩”,如今怎么样了?

1983年的一天,苏明娟出生在了安徽的著名贫困县金寨,当时金寨人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在那个人们思想观念还没有很大改观的时期,一个女孩的诞生对一个家庭来说甚至是一种负担。不少人直接将女儿养大后,换成了彩礼,对女儿可以说没有一点感情。

苏明娟出生后母亲并不开心,不过父亲还是非常开心地抱起了自己的女儿。苏明娟没有出生之前家里吃的食物就不太够,随着苏明娟一天天长大,家里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父亲不得已只能前往深山老林中砍柴多增添一份收入。

在金寨那个贫困地区,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女孩子去学堂中读书,毕竟不少人认为女儿生下来就是给别人家生下的,一长大人家就嫁走根本不会留念娘家。

好在父亲终于还是说服了母亲,同意让苏明娟上一段时间学试试,如果成绩还不错继续读,若是不行就趁早学习做饭,方便未来找一个好婆家。

说实话家里的钱也不能够支撑苏明娟上很长时间书,父亲的意思是让她多读书认识一些字,能够让她未来出去不会受苦,自己本身一辈子就吃了没有读书的亏,若是再让女儿也没有学习的机会,女儿长大后一定会怪自己。

彼时的苏明娟一头扎在学习上,学会了很多大人都不认识的字,父亲回去看到了很欣慰,最起码钱没有白花,女儿还算是学习到了一点知识。

1991年的时候,解海龙前往各地山村拍摄学校内的环境,希望有人捐款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好的学习环境。

好巧不巧他来到了金寨县农村的小学,正好还是苏明娟所在的学校内。当所有学生都埋头写作业的时候,苏明娟发现有人推门瞪大了眼睛一抬头,这张照片正好被解海龙拍摄下来。刚刚拍下来的时候,解海龙直接泪目了。

很难想象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还有一双如此渴望知识、渴望学习的大眼睛,在记者的采访中,解海龙直言:当时看到这双眼睛的时候,直接穿透了我的心灵。

随后苏明娟就成为了希望工程的代言人,这张照片也在很多版本的教育书刊中出现。

苏明娟的事情被各界人士知道后也是纷纷向她伸来援助之手,一对老夫妻拿出一半的养老金无偿捐赠给苏明娟就是希望她能够好好读书,几个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小朋友纷纷砸碎了自己的存钱罐,将这些钱也寄给了苏明娟。

面对这些钱苏明娟在收到后就急忙拿给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却对她说:孩子我们虽然穷,但志不能短,让邮递员叔叔把这些钱给人家寄回去吧!家里虽然困难,但是你读书爸爸还是供得起的!

父亲说完这些话之后,希望工程的人听到后告诉他们:你们现在需要这些钱,你们能够走出大山,过上好的日子就是对这些捐赠人最大的回报。

此后苏明娟的父亲干活也是非常的卖力,她知道女儿的学习成绩很好,不能让她放弃读书去劳作。2002年的时候,苏明娟踏入了高考的考场,在考场上她临危不乱,最终成功收到了安徽大学金融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在收到通知书后,全家人喜极而泣,大山里的人也终于相信读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若是当初父亲没有让苏明娟去读书,苏明娟大概率会和村子里其他女孩一样,到了出嫁的年纪便随便找一个人嫁了,但那真的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上了大学之后,苏明娟能够得到学校发放的900元贫困补助,可苏明娟一直都在拒绝这些钱,她总是认为还有更应该需要帮助人。大学四年期间,苏明娟没有向家里张过一次嘴要钱,几乎每个没课的日子,每个寒暑假,她都奔波在兼职的路上。

苏明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完成自己大学的学业,还把多出去的钱匀出去一些通过希望工程捐给其他山区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解海龙给苏明娟拍摄的照片也有了一定的价值,最终被拍到了30多万。

大学毕业之后,苏明娟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了一家银行工作。苏明娟在获得良好的工作后并没有放弃帮助山区的孩子,她将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无偿捐赠给希望工程,自己能够自足自给后,她每一个月都会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

这个习惯从苏明娟上学后第一个月就有了,一直持续到现在。

银行工作期间,苏明娟也是遇到了自己的爱人,爱人在听说苏明娟每个月都要给希望工程捐款后,非常的开心!他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有爱心的姑娘,殊不知苏明娟正是当初受了这个苦,所以不想让更多的人受苦才会每个月进行捐款。

丈夫听说后也加入了每个月捐款的行动中,2017年的时候,苏明娟脑海中萌生出一个想法: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基金会,单纯的为了帮助山区读不起书的孩子。

现如今苏明娟已经是副厅级别干部,虽说职位不低,不过苏明娟多年来一直都保持着低薪收入,记者采访的时候问她:为什么不多领一些工资?她只是摸摸头发说道:当什么官,拿多少钱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够了。

她,曾经是受益者,现在,更是践行者。所谓薪火相传,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