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童陶哲轩,智力超爱因斯坦,8岁高考760分,他后来怎样了?

2024-06-21   一画书画

从幼年时期开始,他就被周围的人冠以“神童”、“数学天才”等一系列称谓,在外人眼中,他天赋异禀,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也的确,他配得上这样的称谓!

在他2岁的时候,就开始用积木教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如何数数;7岁时就开始自学微积分;9岁时学习大学的数学课程;13岁的时候,成为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20岁的时候,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得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

他就是世界顶尖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一个荣誉满身的数学界“扛把子”!

陶哲轩,1975出生于澳大利亚。陶哲轩的父母早年均毕业于香港大学,1972年从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亚。

在移民之前,陶哲轩的父亲是一名儿科医生,母亲是一名数学教师。值得一提的是,陶哲轩的母亲在上大学的时候,还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高材生。

因此也许是基因的缘故,陶哲轩才对数学如此感兴趣!

1975年,陶哲轩出生,母亲也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等到陶哲轩两岁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

于是,在他三岁半的时候,父母就将他送进了一所私立小学。

可毕竟年龄还小,尽管陶哲轩智力超常,但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的孩子相处,所以不久后,陶哲轩的父母便将他带回来,送进了幼儿园。

虽然是在幼儿园里,但陶哲轩学习的内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幼儿园的一年半里,由母亲亲自指导,学完了小学几乎所有的数学课程。

在此期间,他的父母也开始阅读一些关于“天才教育”的书籍,还加入了南澳大利亚的天才儿童协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儿子既然在数学上天赋异禀,那就得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出更大的人生价值,而不能成为“伤仲永”!

陶哲轩5岁的时候,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便向他的父母承诺可以帮小陶哲轩提供一套灵活完备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陶哲轩的父母得知后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了。

等到小陶哲轩一入学,就被安排进了二年级。但有趣的是,他的数学课则需要跑到五年级去上。

在对数学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小陶哲轩在7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学微积分,并在父母和小学校长的努力下,让他能去附近的一所中学上数学课。不久之后,小陶哲轩便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其内容是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当然了,笔者不是搞数学的,所以对这个也不懂,因此就不展开讲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来看一下。

8岁半的时候,小陶哲轩就进入了中学学习,然而此时他的数学水平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学的课程了。所以在用一年的时间适应完中学的课程之后,他就开始跑去弗林德斯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他的数学成绩在学校频频引起轰动,那些数学专业的师兄师姐们,也不及他。此外,他当时还参加美国数学方面的高考,在满分800的情况下,考了760分!

当时研究天才教育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米那卡·格罗斯”教授认为,陶哲轩的智商在220-230之间。而相比之下的世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其智商也不过在160-190之间,如果真如格罗斯教授所说的话,陶哲轩的智商比爱因斯坦的还要高!

然而尽管如此,陶哲轩的父母还是采取了保守谨慎的态度,不能因为自己儿子天赋异禀,就让他如此“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必须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学习一些科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现在的陶哲轩虽然对数学有着近乎狂热的兴趣,并且也学得很好,但毕竟此刻的他心智还不够成熟,长此以往,必然坏事。所以陶哲轩的父母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让他多掌握一点新的知识,从而让他对数学的热爱随着心智的成熟而慢慢变得炽热,如此,陶哲轩才有可能在未来中发光发热。

而也正是由于陶哲轩父母的英明决定,才使得日后陶哲轩能在数学领域大放异彩。相对于“伤仲永”故事中的父母来说,陶哲轩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值得众多家长学习的。

1988年,陶哲轩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金奖,而那时的他,还不满13岁,是迄今为止奥数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2009年12月,陶哲轩首次回到祖国,并在清华大学主楼的报告厅做演讲。当台下很多人看着这个年轻的数学天才时,都投去了无比崇敬的目光。

但其实陶哲轩的成功并不全是靠所谓的天赋异禀,他的辛勤努力也很重要。

当然了,如果我们仅仅只看到他所取得的这些成就,难免都会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但其实当我们沉下心来想一下的话,就不难发现,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到世界一流数学家,这期间绝不仅仅只靠所谓的天赋就能达到,必须要付出超出常人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努力。

就像陶哲轩自己说的那样:

“我不认为聪明程度是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的最决定性因素……在数学研究中极具天赋并不是必需的,但是你需要耐心和成熟。”

而如今的陶哲轩仍旧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我们也祝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数学领域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