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和榴弹炮是当今军队重要的两种火炮力量,两者各有优劣,迫击炮相对轻便灵活、弹道弯曲,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更低,缺点是射程偏短,榴弹炮往往射程更远,战场控制能力更强,缺点是自身笨重、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高,那么有没有一种火炮对这两种武器进行结合互补优劣呢?捷克斯洛伐克的vz.60就是一次有趣的技术尝试(迫击炮也被称为B35 Klokan)。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两种16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分别是MT13和M160,其中M160是1953年服役至今的重迫击炮,而MT13也被称为M1943,是苏联在二战期间以120毫米迫击炮放大成160毫米的武器。两种迫击炮以威力大而著称,可是射程偏短,新式的M160最大射程约8000米,老式的MT13只略超过5000米。
在50年代前期,捷克斯洛伐克人想要将160毫米迫击炮射程提升到13000米,他们在1956年与苏联接洽,苏联方面没有深入参与此事,似乎给了一些意见,不久后vz.60迫击炮出炉,第一门原型火炮在1957年问世。
vz.60重迫击炮是一款非常特别的重装备,它采用152毫米口径,作为迫击炮它的整体重量居然达到了约2700千克,比M160重了一吨多,不过战斗性能方面的提升非常明显。
该炮的炮管并不是传统的迫击炮滑膛炮管,而是用一根ML 20 152毫米榴弹炮的炮管改装而来,它是苏军在二战时期重要的榴弹炮之一,最大射程约17000米。vz.60重新设计的炮口制退器和后膛,火炮仍然采用后膛装填,它需要先放平炮管露出后膛然后装填,它能直接使用ML 20的弹头。
炮管安装在两轮式的牵引架上,有简单坚固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同其它迫击炮一样,vz.60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底座承受射击时的后坐冲击,炮管似乎安装了后坐缓冲设备。
关于这款迫击炮的公开信息不太多,它以较大仰角进行发射,以45°仰角发射时能达到17000米的射程,以76°仰角射击时能达到3000米射程,据说捷克斯洛伐克还开发了一种新式弹药,最大射程达到了18000米。
vz.60总共建造了2门原型火炮,1959年曾送往苏联进行测试,苏联方面似乎给出了一些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指导,捷克斯洛伐克方面还曾考虑设计自行式迫击炮。
vz.60还有图纸上的衍生产品,一种240毫米口径的放大版,名为B36 Kominik,还有一种120毫米口径的缩小版本,名为B33-I。捷克斯洛伐克人在1957年的一次莫斯科会议上建议以T-54坦克底盘为基础开发一种自行火炮,它的重量约26吨,安装B36重迫击炮。
因为某些原因vz.60和它的衍生物没有成功量产列装,目前两门vz.60原型火炮分别存放于两个不同的军事博物馆。有意思的是苏联在60年代开始秘密研制著名的2S4“郁金香”240毫米自行迫击炮,俄军前不久还在实战中运用这款重装备,不知道当年苏联是否曾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