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农村走亲戚,会在亲戚家里住几天,现在为啥住的人不多了?

2023-09-12   樱桃谈娱乐

原标题:儿时农村走亲戚,会在亲戚家里住几天,现在为啥住的人不多了?

老话说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丢了。只要有老人在亲情就在,现在的亲情都散开了,没那么多凝聚力了,只有做大事才聚集在一起。平时电话网络联系。

小时候暑假寒假必须跟着大人走亲戚,外甥走姥姥家,姑家,那时候孩子多,走到哪里基本上都有玩到一块的同龄小朋友。小时候去外婆家都是帮农忙干活十天,去姨家带几个小表妹,都是十天起步。以前走到哪里,都是借宿亲戚家,现在就算是亲姊妹也不喜欢留家过夜,记得读书的时候出去玩都是找当地读书的同学住宿舍,或者同学家里。现在都是开房住旅馆了。

我小时候爱去外婆家 因为那边有表弟表妹还有些其它的小孩 玩得都很开心 所以不想回来 亲戚长辈们感觉也很好相处 我爷爷这边的亲戚就都很假 家家都跟仇人似的 所以每次去外婆家都不想回来 最后都是耍十天半个月后极不情愿地被爷爷接回去。

农村又一个“怪现象”:“断亲”现象越来越多, 是什么原因呢?

1、现在人生存比较难,上班挣钱也没有闲时期走亲戚,现在走亲戚就是给对方添乱,你有时间走亲戚对方还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接待你,再一方面现在都是小家庭,过惯了小日子来个人多数人也不适应,所以说少走亲戚过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

都在忙着赚钱,去亲戚家玩,似乎已成为一种骚扰。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其他什么东西都会变得越来越淡薄,包括友情、爱情以及亲情。现在一切往钱看,大人忙着上班,小孩要上学,暑假各种补课班,哪有时间去走亲戚变的人与人之间情味淡了,亲朋好友间亲情味淡了,取而代之的是金钱味浓了……

缺吃少穿的年代大家互帮互助亲情更浓,亲戚走动留宿是热情款待的一种礼仪,感觉很温暖。现在大家都利字当头、为致富而奔忙,就连过年走亲戚都变淡了许多

2、交通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交通不方便,以前出行都是自行车或者步行,走亲戚,都是亲戚家里有红白喜事,都提前过去,吃完酒都很晚了,就留下来睡觉,很多都是亲戚邻居借宿,有的打地铺,那个时候都正常骑车的话10来公里就要半天,路况又不好,难得走一回亲戚一般都多待几天,我小时候去外婆家正常都是两天起步,过年的时候都要待个把星期,自从零几年电动车普及后就再也没有过过夜。

现在通讯交通发达,有什么事随时随地交流,用不着跑人家里去。时间紧,交通方便,还有网络发达,视个频说几句,生活水平提高,好吃的都吃多了,该说的都说了,没有重大事情很少登门了

农村老家现在都是老人孩子在家,住起来不方便。 而且以前交通不便利,来一次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下一次,所以留下来住几天也好。现在基本上亲戚挽留的时候,回去的人都会说现在都有车了,想你们了随时可以来。

3、还有一个原因,生活水平高了,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讲究了,在亲戚家住觉得不适应;还有,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保护性意识也增加了,追求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亲戚见面是社交需求,长住会打扰彼此。

社会发展是一回事,主要是经济,有钱决定亲戚来往多,没见近亲都排除,没有亲情之心,只有亲戚之义务。现在有钱了,人也讲究了,别人盖的被子都嫌弃,以前到亲戚家有的盖就行,表兄弟直接通腿就很好,哪还会挑别人被子。

人们的生活正发生变化,住了几年隔壁是谁都不认识,亲情没有了,都变成了独立个体。生活圈慢慢发生变化,变化的让老一辈人陌生。

社会的发展,亲戚越来越淡薄,走亲戚也少了以前的味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