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穗召开

2022-08-20     信息时报

原标题: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穗召开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刘嫚)8月20日,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以“络病理论原创结合现代科技 践行守正创新促进中西融合”为主题,展现了络病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钟南山、姚新生、吴以岭等众多院士以及来自海内外10万余名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大会。

大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络病理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经过40余年的研究,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构建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形成指导临床疑难杂病、“脉络-血管系统病”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系统理论,属于重大理论原创,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为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作出了示范。

近年来,以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等慢性病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提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血管病变的干预策略,研制出一系列创新专利中药,被列入国家多项指南、共识、教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理想的药物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国际络病学大会到现在是第十八届,这十八届长盛不衰,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院士、专家参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西医有共同语言,只要用现代医学证明这个药物、这个技术、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安全的,就是科学的、可信的、合理的,就是可以推广、可以钻研的。

钟南山院士致辞。通讯员供图

会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披露,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病患人数约3.3亿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在题为《络》的报告中指出,微血管病变成为国际医学界亟待突破的难题,保护微血管在防病治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由吴以岭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该年度生命科学领域最高奖项。

该项目的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潜心研究,对3.3万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对微血管的保护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则能改善微循环。治疗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同样保护微循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66cc5ebf332edce6b7c5ebd7e23fb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