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意见》对于如何准确认定高空抛物犯罪和高空坠物犯罪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高空抛物的,依法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醉酒后与男友一言不合,11月14日成都一女子“以身试法”,竟从10楼高空扔下一把菜刀。无独有偶,上周六市区同人花园6幢某业主高空抛下的一个烟蒂差点引发一起火灾,楼下邻居晾晒在阳台上的被子被烟蒂烫出了一个洞,幸好没有烧着。
高空抛物,屡禁不止,市民深恶痛绝,部门管理该如何利用最高法这把“尚方宝剑”,狠狠整治高空抛物的陋习?
昨天温州日报民生圆桌会邀请来自公安、执法、消防的工作人员与律师、市民监督团代表一起想妙招、治顽疾,给高空抛物者开出了一剂治病“良方”。
《温州日报》2019年11月26日4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问,高楼大厦里最令人深恶痛绝的陋习有哪些?高空抛物绝对能排得上号。上周六上午,市区同人花园的业主群里,住在低层的一位业主拍照上传微信群并控诉,称自己晒在阳台上的被子被楼上丢下的一个烟蒂烫破了一个洞。幸好这次没有点燃棉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群里的业主纷纷留言谴责,称这样的行为实在太过分。而类似扔烟蒂、丢垃圾的行为,市区高楼住宅区里并不少见。市区大南门亦美大厦的业主群里,也经常会有业主投诉高空抛物的行为,如吃剩下的外卖,孩子的尿不湿、厨房里的剩饭剩菜,一股脑“打包”往下抛。
市民监督团代表张赛珍说,高空抛物不仅破坏环境,而且隐患重重,必须要发现一次重罚一次,这样才能有效达到警示的效果。
同人花园的例子,确实惊险。往年,消防部门也有接到晾晒在阳台上的棉被突然起火的警情,都因群众报警及时,消防部门处理快速没有造成大的灾害。
而这类火情,大家第一想到的“凶手”就是未熄灭的烟头。别看烟头虽小,隐患却很大。一个带火的小烟头遇着衣服、棉被等燃点较低的物品时,就可能着火。如果发现、扑救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灾难。
所以乱扔烟头很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了,就算按照《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的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也要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久前,市区新国光大厦的某装修公司在装修时,将少数建筑垃圾从高空抛落,经住户举报后被我们逮了个正着。沿街住户向楼下扔垃圾的行为,如果影响了周边环境,我们城管与执法队员接到投诉并现场核实后,会根据《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予以处罚,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害的,还会由公安部门依据“最高法”给予刑事处罚。这样执法更加明确,更加有法可依。
但应该庆幸,这几年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市民的素质也逐渐提高,在日常执法中类似高空抛撒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这次“最高法”明确,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明确了法律责任和处罚依据,我们公安派出所的民警今后查处类似案件时就有法可依。此外,我们还依靠高科技设备破解了高空抛物调查取证难这一关,其中瑶溪凤凰城家园的做法值得推荐。
通过“智慧安防小区”的创建,凤凰城家园利用高位摄像头,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安全感,不仅有效掌握了小区周边和内部的情况,还破解了高空抛物的查处难题,使今年小区内抛物纠纷大幅度下降。如今年,小区某住户向楼下扔西瓜皮砸到人。通过调看高位摄像头录下的视频监控,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抛物住户,对他进行了处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次最高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对如何准确认定高空抛物犯罪和高空坠物犯罪做出了具体规定,我觉得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在最高院出台《意见》之前,对于高空抛物一般认为是民事侵权案件,而《意见》出台后,高空抛物者则有可能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需要负刑事责任。高空抛物的“违法成本”大大提高,这类行为也会大大减少。
其次,最高院出台的《意见》也给法院审理这类案件注入“强心针”,表明了最高院的司法精神,促使法官在审理过程中迎难而上,通过依法从重处罚达到警示的社会效果。
更多原创深度爆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扩展链接跳转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