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影史!这两天全世界都在为这个疯子痴狂

2019-09-06   场库

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212 部 每 日 一 片


提起超英电影,最让你影响深刻的角色是谁?

是“能力也大,责任越大”的蜘蛛侠?是身手敏捷又性感的黑寡妇?还是帅气多金在黑暗处保卫哥谭市的蝙蝠侠?

超级英雄那么多,总有你喜欢的那一位。

但除了英雄角色外,有没有一瞬间,会让你想起joker?

小丑。

尤其是《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由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

危险、迷人、捉摸不透、举手投足见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和戏谑。

希斯莱杰凭借对小丑独特气质的完美演绎,让一部超英电影的反派角色人气,甚至超过了代表正义的主角蝙蝠侠。

那一届的奥斯卡,毫无悬念的将最佳男配颁给了他。

也是在那一年,这位天才演员永远离开了我们。

当年很多人都说:

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

而这句话,终于在10年后被打破了。

01

颠覆所有漫改超英电影,

记录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残酷物语


最近,由《宿醉》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执导,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史上第一部超英反派个人电影《小丑》(Joker),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后大获好评。

这是第一部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首映结束后,全场观众给予长达八分钟的起立鼓掌喝彩。

目前豆瓣评分9.3,IMDb则是给出了9.8分,游戏界奥斯卡ign更是给出了满分10分。

有人说,希斯·莱杰之后无小丑这个论述终于被打破了,这是当代电影史的光荣日。

有人叹服杰昆·菲尼克斯的演技,今年奥斯卡影帝非他莫属。

有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DC电影。

这个存在于DC漫画的超级反派小丑到底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又为什么能赢得满堂喝彩?

因为在他的人生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残酷世界最令人心碎的地方。

小丑这个角色最早起源于DC漫画《蝙蝠侠》。

作为蝙蝠侠世界里的超级大反派,他是“蝙蝠侠”的头号死敌。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

在1940的漫画中,他在执行破坏任务时被蝙蝠侠阻挠,不幸掉进化学染料池里,才成为了小丑。

绿色头发白色皮肤,咧着嘴涂着红色口红,被看做是行为诡异的反社会怪胎.

在《蝙蝠侠》的故事里,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也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唯一的象征就是他手中的“小丑”扑克牌。


《自杀小队》中的小丑

但电影《小丑》并不完全依托于漫画。

根据导演的描述,《小丑》虽部分元素取材于1988年的漫画《致命玩笑》(小丑曾是一个不成功的脱口秀演员)。

但除此之外,这是一部完全独立于DC电影宇宙之外的起源电影。

没有超级英雄,不用拯救世界。

而是将重点展现“小丑”是如何被哥谭市逼上绝路,成为犯罪丑皇的堕落历史。

这对于一个有着如此狂热粉丝基础的电影宇宙来说,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但也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

就如豆瓣网友所说:

“它足够划时代宣布,超级英雄的时代结束了。”

《小丑》让这位世界头号反派完完全全挣脱了束缚,自由地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

一个对世界绝望的普通人。

02

创造1940年的小丑,把他丢进化学染料池里

创造2019年的小丑,只需要把他丢到社会里


电影中,杰昆·菲尼克斯扮演的“小丑”亚瑟原本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

他和母亲住在老旧公寓里。他需要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物,靠社会福利组织帮助。

他一直想成为一个脱口秀喜剧演员,但并不成功。

他总是想逗笑别人,换来的只是人们的嘲笑。


为了照顾病重的老母,他得赚钱养家,还得时不时担心自己的精神病发作。

可另一面,哥谭市的贫富差距之大,原本上层和底层的对抗,最后却变成了底层间的相互唾弃和歧视。

即便如此,亚瑟还是每天乐观微笑的面对着生活。

因为母亲告诉她:

要保持微笑,给世界带去欢乐。


然而,有的时候这个世界偏偏不随你所愿。

你微笑,它给你一耳光,你还笑,那你一定会被当成疯子。

同事给他一把枪,让他丢掉了小丑的工作。

公交车上,他只想逗前面的小孩笑,却被小孩母亲责骂。

他身心俱疲的回家,却在和流氓争执的过程中犯下了谋杀案。

他溜进剧院,只想要体面人的一个拥抱,

收获的却是别人挥在脸上的拳头。

在连番被出卖、被歧视、被压迫的遭遇下,亚瑟一点一点走向崩溃。

他还记得母亲的忠告,但内心已经充满痛苦。

他只能着扯开自己的嘴角,让自己看起来是在笑,眼角却流下一滴黑色的泪。


亚瑟的崩溃悄无声息,因为没有人在意。

人人都只看得到他脸上的微笑。

而那微笑下隐藏的巨大痛苦,那被疯狂世界和精神疾病一步步折磨得瘦骨嶙峋的身体和内心,只有自己知道。


最终,这种痛苦让他的内心扭曲。

他说:

“我曾经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现在我才意识到,其实是场喜剧。

他走上街头用破坏来反对腐败的政府。他将头发染成了的绿色,成为了真正的“小丑”。

而无数人跟随他,被他煽动,戴上了小丑的面具。

就像V自仇杀队最后,所有人都带上了V的面具一样。

他不再是钟情于犯罪的疯子,而是少数派的领袖。

03

假如生活以痛吻我,

我该如何报之以歌?


当然,《小丑》形象的刻画也离不开杰昆·菲尼克斯精湛的表演。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这位戛纳、威尼斯影帝在开拍前硬生生减掉了52磅。



52磅可能很多人没有什么概念。

但预告片中有一个亚瑟背对着镜头的画面。

他的身体瘦骨嶙峋,背部的骨骼和肌肉凹凸成难以描述的轮廓,立刻就能联想到是一位身心饱受折磨的人,让人心疼......


“你瞧,疯狂就像地心引力,需要的只是轻轻一推。”

这句《蝙蝠侠:黑暗骑士》中,被倒吊在高楼上的小丑所说的话,在某种程度来说,也适用于《小丑》。

这两部电影中的小丑都有着神经质的微笑、疯癫的步伐、鬼魅的气质。

但他们又完全不同。

《蝙蝠侠:黑暗骑士》

《小丑》

我们乐于见到十年之后,世界电影史上有作品能以全新的姿态诠释这个角色。

这是电影史的进步。

但他们并不需要拿来比较。

希斯·莱杰的小丑是名垂青史的超级反派,他用来对抗蝙蝠侠,演绎个人的癫狂。

而菲尼克斯的小丑,则是完整的人物传记。

是腐败政府和扭曲的社会制度下,催生的产物。



尽管把小人物逼疯的戏码在电影中并非罕见。

《无名之辈》中的傻劫匪眼镜;

《恐怖直播》中因为父亲惨死而炸桥男。


他们都在命运的嘲弄下一步步走向深渊。

而小丑,推动了最后的疯狂。

这也是为什么《小丑》的人物形象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他是自由的,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面对的社会的不公、周遭的背叛,命运的嘲弄。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无处宣泄。心中那团愤怒之火,只有在小丑的身上才能得以燃烧。

然而,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why so serious?

只愿我们都不是生活中的Joker。

转发这篇文章,

愿我们都被生活温柔相待。



你最喜欢哪一版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