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364 部 每 日 一 片
今天早上,一段日本芭蕾舞团唱中国国歌的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这是12日来自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在演出时,特意排练制作的一段视频声援中国。
视频一开始,便用中文字幕打出: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向中国人民致以最深切的问候”。
帷幕拉开,七十多岁的团长清水哲太郎与妻子森下良子(被誉为“东洋珍珠”的著名芭蕾舞演员)携团员亮相。
清水九十度弯腰鞠躬,亲自致辞:
“数千年以来,中国教给日本无数宝贵的经验与智慧。
人类最痛苦的时刻恰恰是最珍贵的瞬间。因为此时,人类会唤起无穷的力量。不气馁、不松懈、不畏惧、不放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与看不见的敌人顽强斗争,必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之后,松山芭蕾舞团用中文演唱了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森下良子致辞:
“武汉的朋友们,中国医疗界的白衣天使们,伟大的中国人民,相信你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克服将来遇到的所有艰难险阻。”
最后,清水团长与芭蕾舞团成员一道用中文喊道:
“我爱中国!我们爱中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人类加油!”
以此来对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不懈努力和辛劳付出,表达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赞美。
视频在网上流传后,网友们的评论两极化明显。
有人看到一群日本人高唱中国国歌为武汉加油时感动。
有人人认为日本人唱中国国歌很奇怪。
的确,我们很少听到有外国人唱《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时期,凝聚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精神的歌曲,从外国人口中听到总感觉哪里有点奇怪。
很多人可能会问,松山芭蕾舞团怎么会准备这样一段视频应援中国,难道不知这首歌的来历吗?
其实,如果说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人,还有谁了解这首歌的来历,
松山芭蕾舞团,也算其中之一了。
松山芭蕾舞团于1948年1月由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创立,是日本著名的芭蕾舞团。
而他们和中国的渊源,要追溯到1952年。
1952年,周恩来总理赠送的中国电影《白毛女》在日本上演。清水正夫夫妇第一次看到中国电影《白毛女》,深受感动,萌生了将“白毛女”这个故事改编成芭蕾舞的想法。
清水正夫与松山树子
因为缺乏相关资料,他们给中国戏剧家协会写了一封信请求支持。
1953年底,清水正夫收到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同时也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的回信。
信中附有歌剧版《白毛女》剧本、乐谱以及舞台剧照,于是他开始了芭蕾《白毛女》的创作历程。
2年后,1955年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夫妇将白毛女的故事搬上芭蕾舞台。
其中,芭蕾“白毛女”的主演正是清水正夫的妻子松山树子。
松山芭蕾舞团也成为了第一个将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当年国庆节,松山树子应邀访华并出席国庆招待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在中日尚未恢复邦交的1958年,他们顶住压力来到,在北京、重庆、武汉、上海等地巡演,获得巨大成功,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
清水正夫也曾在书中回忆:
“上海的演出在能容纳13000多人的文化广场剧场举行,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演出,对我们芭蕾舞团来说还是第一次。13000人的掌声响彻巨大的剧场,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举世无双的”。
而在此后的几十年来,松山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也依然演绎着“白毛女”这个中国故事。
他们被誉为中日“芭蕾舞外交”使者。
先后被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肩负起了“芭蕾外交”的重责。
1971年,松山芭蕾舞团第4次访华公演。
周恩来总理还到现场观看,并向扮演“喜儿”的森下洋子(松山树子儿媳)赠送了丝制的喜儿衣裳、假发等舞台道具。
2017年,松山芭蕾舞团第15次来到中国,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新版《白毛女》。
舞台上扮演“喜儿”的森下洋子尽管已经68岁,却依旧舞步轻盈,演出结束后众掌声持续不断,久久不愿离开。
2017年,松山芭蕾舞团在上海大剧院演《白毛女》
森下洋子与上上海芭蕾舞团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石钟琴台上相拥
可以说,松山芭蕾舞团为中日两国的友谊搭建了艺术的乔梁。
即便到了今天,也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他们很纯粹,就是为了芭蕾,为了中日友谊。
“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就如同同饮一江水,拥有同一个母亲一样。”(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采访中说道)
这份纯粹的感情从父辈清水正夫一直延续到他的长子,也就是这次带领芭蕾舞团应援中国,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清水哲太郎身上。
清水哲太郎与森下洋子
疫情无情,可是人有情。
从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武汉的防疫物资上写的那句“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到在寒风中穿着旗袍,为武汉募集捐款鞠躬的日本女孩;
再到松山芭蕾舞团在演出中为中国加油。
毛主席曾说:“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是一样的,都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败类。”
国耻不可忘,我们任何人都没资格代表中国的先烈们去原谅历史,但在灾难面前,我们也要感恩这个世界上所有伸出援手的人。哪怕只是一声“谢谢”。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