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事件,无论对错,都到此为止吧

2020-03-05   鱼堂主爱思考

最近被孙杨事件,来回的信息轰炸,从第一反应愤怒,有人欺负我们中国人。


紧接着出现了翻转,全面声讨孙杨的妈妈,又开始骂他不会做人。


人的情绪就是这么被反复玩弄,大家关注一个信息其实,就明白这件事已经无意义了。


今年孙杨已经28岁了,而游泳运动员平均年龄22岁,像孙杨这样已经属于高龄选手了,而职业巅峰期就那么几年。


上诉成功或者失败,孙杨都是不会是一个失败者,反而很成功。这几年参加综艺很受观众喜欢,无论是做教练还是进演艺圈,都可以发展的很好。


无论对错,都到此为止吧!


01


这次禁赛的判决太突然了。


从2018年9月4日孙杨“暴力抗检”事件发生到2020年2月28日听证会宣判,历经了542天,给出的结果却是,“孙杨败诉,被禁赛8年,以前的成绩不取消,同时有15天的上诉时间!”

对于孙杨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15天内上诉不成功的话,将意味着孙杨可能会告别以后的赛场。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8年无法参赛,就代表着事业将停滞,更可能面临着退役的结果。

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的整个过程。

2018年9月4日,在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孙杨在家被三个人突击进行兴奋剂检查,一开始孙杨配合进行抽取了血样和采集了尿样,但是很快孙杨发现这三人行为有些异常。

就要求看相关相关证件,发现其中有两人的相关证件不齐全,于是孙杨与对方起了冲突,最终血液样本被破坏,检查失败。

隔几个月后,这件事被外国媒体大肆报道,称孙杨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暴力抗检”,一时间在体坛引发热议。

国际泳联和孙杨团队迅速发布声明,表示孙杨没有抗拒检查,其行为一切都在合理范围内。

可是这种澄清并没有得到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可,最终将孙杨告上了法庭,并明确了听证时间在2019年9月。

这件事本可以在去年就得到判决,可是就在去年7月的游泳世锦赛上,霍顿和斯科特不与孙杨合影的事情再次引发了争议。

在中国国内,霍顿的行为遭遇了全国人民的声讨和唾骂,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是孙杨听证会的延期。

这一延期就到了11月,在经过公开审理后,最终决定判决结果在2020年1月后公布。

到2月28日,等来的结果就是孙杨被禁赛8年,15天内可以上诉,一旦失败可能将不可逆转。

有两个因素,使得孙杨在整个事件中越发地被动。

第一,孙杨“捆绑”型的反击式思维模式

在之前的世锦赛游泳项目的比赛中,霍顿、斯科特等游泳选手,拒绝与孙杨合影;巴西选手卢克卡,在孙杨主动伸出手欲与其握手时,卢克卡直接转身离开,令人很无奈。

对于,霍顿拒绝与孙杨合影这件事,孙杨在公开场合是这样说的:“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须尊重中国人!”

很明显,此话一出,霍顿必将激怒中国人,他在中国人的心中可能都已经被判了“死刑”,从此,霍顿肯定也会与孙杨彻底闹掰了。

而对于,“药检门”事件,孙杨给出的回应是这样的:“我在维护所有人的权益,我不应该被侮辱和诋毁。”

应该说孙杨这种处事思维模式,是危险的,属于一种“捆绑型”的反击思维模式。

开始是“捆绑”了“中国人”,后来是“捆绑”了“所有人的人权”。

通过“捆绑式”的说辞,从而达到压倒对手,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目的。


第二,背后没有一个专业、实力强大的团队

曾有网友揭露,“某领导给孙杨指派的律师能力不强、资历不够、多次在关键地方遗漏孙杨的证词和对方(证词)的致命弱点。在我们反映该律师能力不足时,多次要求换人时,该领导坚持不让换律师,并威胁说:‘如果换律师,我们就不管你了。’”

此人还认为,“领导推荐的瑞士律师能力值得商榷,连听证会翻译的重要任务,都是临时从翻译公司找来的翻译,其能力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可见一斑。”

同时,在听证会后,孙杨的母亲也发了朋友圈,说“彻夜难眠,无力、无奈”,而且控诉领导,说律师不专业。

其律师张起淮发声明称:“28日,黑暗的一天,尽管偏见和谎言犹如黑夜,可能会暂时蒙蔽世人的眼睛,但不可能阻止黎明的到来,我们拭目以待!”

走的都是抒情路线,对于煽动网友情绪,可以说是有用的,但对于案件本身,并无帮助,正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花在这方面了,而不是提供有力的证据、请专业人士(翻译、熟悉国际规则的律师),所以,现在孙杨一直处在被动的位置上。

而且,如此大的事件,没有去请一个比较专业的团队去处理,而是像开玩笑一样,把一切事情交给了孙杨的妈妈处理。

妈妈爱儿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她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显然也不具备专业的水准,可能,正是这种没有专业水准的爱,使得孙杨有那样的思维模式,也把自己多次推到风口浪尖中。


02


众多周知,作为一名运动员,也是体坛明星的孙杨,自从被人们熟知以来,身边的新闻就不断。

从无证驾驶到与教练闹翻了,再从与巴西女运动员当众起冲突到不按规定穿自己代言的运动服领奖,还有与药检人员起冲突并砸烂自己的血样等,这些事件,都是孙杨曾做过的饱受争议的事件。

而且,2014年孙杨也曾因服用禁药被禁赛三个月。

2014年5月孙杨在全国冠军赛中被查出尿检显阳性。7月份在国内听证会后,8月份对孙杨做出的处罚决定是口头警告、罚款5000元。

但10月份亚运会结束后,有关报道称将处罚变为5月至8月禁赛3月。孙杨本来是坚决不同意这一决定的,但最终还是家人替他答应了。

我也真是很不理解这家人的想法,本来这事不是孙杨自身的问题,干嘛要承认是自己的责任呢?他们是上天派来磨炼孙杨的吗?


其实,2008年11月起,孙杨就因为心肌缺血在心脏不适时遵医嘱服用万爽力(其主要成分为盐酸曲美他嗪)。


2014年1月1日起,此药变成“赛内禁用,赛外可用”,但“中国反兴奋剂网站和下发给所有运动队的《2014年版反兴奋剂禁药名单》和《运动员手册》中都没有更新,所以运动员对此毫不知情”。

对于这次事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孙杨个人的问题,还有许多背后的疏忽。

我们看到的治疗药物使用指南,如果当时编撰的团队能够严格审核的话,能够正确标注“曲美他嗪”是违禁药品,是不是就能可以避免事件的发生?

游泳队的队医和教练,如果在指南之外他们仔细一点,到相关的网站浏览一下禁药的清单是不是也可以避免?

反兴奋剂中心,如果按照季度准时发布违纪人员名单,是不是可以抵消外界的猜疑,让事件变得更加简单明了?

更重要的我觉得应该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原则,如果在发生这件事后能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去做事,也许就不会引来大众的种种猜忌了。


03


孙杨不管是这次的事件,还是2014年的事件,无论是当时的做法还是提供的证据,都足以说明他没有想去主动违反规则。

听证会的结果明显是对他不公平的,从判决的角度来说,都无法服众,可是在外国,这个结果却是众心所向。

为什么外国人非要把孙杨逼出体坛?


答案就是:孙杨这几年辉煌的成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孙杨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中闯入决赛,以15分05秒12的成绩获得第八名。这是孙杨首次参加奥运会,也是他首次在世界大赛中闯入决赛。

2009年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摘得铜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40秒14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奥运会纪录获得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男子游泳奥运冠军。

201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摘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

2014年仁川亚运会,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成功卫冕该项目冠军。

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成功卫冕。

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他以1分44秒65的成绩成功夺冠,成为亚洲第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奥运冠军。

2017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以3分41秒38的赛季最好成绩夺得冠军,实现三连冠,追平了澳洲名将索普的纪录。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5秒43的成绩夺冠。

2019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2秒44的成绩夺得金牌,豪取世锦赛400米四连冠,成为该项目历史第一人。

仅仅是这些成绩,足以证明孙杨在全球游泳比赛中威力,有孙杨在的比赛,冠军的宝座基本上与他人无缘。

孙杨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球体坛的劲敌。

枪打出头鸟,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是不可超越时,不怀好意的人就会想尽办法,毁掉这个人。

国家培养一个运动员不容易,但是运动员自身更不容易,也许我们的运动员还不够强大,这才更需要我们的支持和保护。



我想孙杨最想要的就是,还他一片安静的比赛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