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你怎么办?
就在几天前,河南禹州,7岁的小女孩多多因为眼睛疼被送进医院,结果却被医生发现眼睛里有异物!
伴着小女孩痛苦地哀叫声,医生用棉签一片一片把纸片从眼睛中取出,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足足有几十片。
又厚又硬的纸片被塞进柔软的眼睛里,光是想想这个画面,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都感到无比的后怕。
我们不知道小女孩眼睛里的纸片是否全部取出,更不知道这些纸片对女孩的眼睛有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光是听着女儿的哭喊,妈妈感觉心都要碎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平时我们眼睛里不小心飞进一根睫毛,都会非常磨眼睛。
而在视频中,大大小小的作业本纸片被放进小女孩的眼睛,该是多么难受和痛苦。
更可气的是,这些纸片居然是学校三名男同学强行塞到多多眼里的!
更气愤的是,学校校长回应:“七八岁的小孩也没有恶意,就是小孩儿在一块玩。”
这是赤裸裸的包庇,赤裸裸的不负责任!!!
“没有恶意”就允许他们随意践踏别人的健康,“没有恶意”就允许他们肆无忌惮地让别人痛苦不堪,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校园欺凌。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也不例外。
据调查统计,校园欺凌不仅仅发生在初高中,小学也是校园欺凌的重灾区,甚至连幼儿园都不能幸免。
有时候,天使般可爱的孩子也会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
隐形的“幼儿欺凌”
常常以为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小天使。那些在电视上常常出现在中小学校园的欺凌霸凌事件,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幼儿园。
可惜事与愿违,这种幼儿的欺凌不但时常会出现在幼儿园中,而且幼儿欺凌的方式手段并不比大孩子们少。
戏弄、排斥、嘲笑、孤立似乎在大人的意识里,小孩子根本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但这些事却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父母,要关注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不要让孩子陷入欺凌之中。
当欺凌发生时,孩子都会向老师或者家长发出信号,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在日常的行为表现中是否出现了异常:
以前很爱上幼儿园的孩子,突然间无理由的拒绝上学。甚至提到上学就哭闹不止;
如果大人问道"你喜欢你的学校/同学/老师吗"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表情也变得凝重;
孩子的情绪出现了大的波动,变得具有攻击性或者对外界冷漠…….
有这些异常的表现,可能孩子已经遭遇了欺凌,正在向你发出信号。
如果你也怀疑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凌,则需要家长重视,一面向孩子了解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这种事情是否经常发生。
面对“幼儿欺凌”要教孩子勇敢说“不”
我身边很多妈妈都觉得,孩子还小,吵架打架正常,谈不上“欺凌”。
可往往是父母的疏忽,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当孩子被欺负时,我们一味地劝孩子:“他跟你开玩笑呢”,“他打你,你打他”,“以后别招惹他”,或者直接找家长理论。
这样不但不会解决孩子被欺凌的根本问题,还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甚至,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在自己最无助时,爸妈都不曾理解,更不曾给与帮助。想想,那时候孩子该有多绝望……
作为家长,孩子是用生命呵护的宝贝,我们要时刻警惕幼儿之间发生的欺凌行为,把欺凌行为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帮助孩子
孩子遭遇欺凌后,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很重要。
不要责怪孩子胆小,要告诉孩子,父母会站在他这边对他进行保护。
让孩子知道,在遭受欺凌的时候,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不是懦弱胆小的表现,而是非常正确理智的行为。
尽可能的去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面对是十几个孩子。
即使老师再周到,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把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放在眼里。
所以,我们也应当教会孩子一些面对欺凌的应对方式。
1.忽视
如果孩子是被他人言语攻击欺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予理睬,径直离开。如果欺凌上升到了肢体攻击,那么要让孩子学会反抗,并且及时的寻求老师的帮助。
2.勇敢回击
欺凌发生时,鼓励孩子挺直腰板,大声的告诫对方"离我远些""走开"。让孩子敢于回击,之后遭遇欺凌的概率则会大大降低。
3.寻求帮助
鼓励孩子在遭受到欺凌时第一时间去找老师寻求帮助。要让孩子理解寻求帮组不同于"告密",而是在和不良行为作斗争,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