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的人生启示,爱的极致是宽容,贪婪之欲是烦恼根本的故事

2020-09-28     善知

原标题:三重门的人生启示,爱的极致是宽容,贪婪之欲是烦恼根本的故事

三重门的人生启示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释迦牟尼佛: “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

佛陀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几年之后,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 “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面写着: “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王子见到释迦牟尼佛,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 “也许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的是门上写的: “接纳你自己”。

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连连失败: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释迦牟尼佛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 “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三重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而且还要能够胸怀大量坦荡地对待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处处与人结缘而不是结怨,这样我们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学会接受已有的现实,只有当你包容了这个世界时,你才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平和幸福的人生。

爱的极致是宽容

盘圭禅师在一次静修会中对弟子讲禅,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

“你又偷钱了!这次绝不能饶你。”一名弟子抓住另一名弟子的手大叫,并把他拖到盘圭禅师面前。盘圭禅师问明情况后说:“原谅他吧!”

“不行!他已经行窃很多次了,这次不能再原谅他!”

“如果不把他开除,我们就集体离开这里!”众弟子附和着大嚷起来。

“你们都是明智的师兄,知道是非,但他却连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盘圭禅师静静地说,“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即使你们全都离开也是一样。”

听了这话,偷窃的那位弟子跪倒在地,热泪盈眶,发誓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从此悟出是非善恶了。

有100只羊走失了1只,急忙地撇下其他99只到处去寻找的不正是走失的那1只吗?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这种慈悲和宽容的爱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或许都知道,禅宗讲究宽容、慈悲和关爱,而且禅宗还认为,宽容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从上面的故事中,盘圭禅师的实际行动其实也正好阐释了禅宗的这个观点。而且,也由此而让那位偷窃的弟子良心发现,立志重新做人。

有句话叫“爱的极致是宽容”,其意义是相当深刻的。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颗宽容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那些误入歧途的人重新找回自己。

宽容的爱不但能唤醒陷入迷途的人,而且还能让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只要你心中装满了爱,就可以为他人带来快乐,也能够让你自己的生命变得崇高。

贪婪之欲是烦恼根本 珍惜当前所拥有的

伽蓝尊者关羽自从皈依佛教之后,就恪尽职守地惩奸罚恶,护持忠良,做佛教的护法长城。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好久不曾到娑婆世间来行化,不知道阎浮提的众生根性有没有进步一点?他决定到人间来明察暗访一番。

伽蓝尊者驾着云朵一路向人间奔来,来到一处山庄,低头一瞧,只见层层的白云之下,阡陌相连,黍稻飘香,他降下云头,停在一处丘冈上。他摇身变成一个修道人,信步向村庄小径行去。村庄里男耕女织,鸡鸣犬吠,几个垂髻稚童在晒谷的广场上嬉戏奔跑,好一幅祥和富足的农家乐景象!

他东觑西瞧,正要移步离开,突然看到路旁一个童子踽踽独行,泫然欲泣,好像有无限的委屈。伽蓝尊者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上前合十道:“这位小施主请留步,老衲有事想请教你。”

童子抬眼一瞧,是个化缘的道人,眼眶一红,眼泪籁籁而下说:“师父!如果你要向我化缘,对不起,我自身已如泥菩萨过江,请你到别处去吧!”

“小施主!你误会了,我是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想要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把难处告诉我吗?”

童子听了,原来是一位慈悲的师父,破涕为笑说:“我上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我抚养长大,她因此积劳成疾生了重病,我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伯叔舅姨,家里又无恒量寸金可以为母亲治病,所以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伽蓝尊者一听,感动极了,想不到娑婆世界的顽劣众生,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连这么稚幼的童子都懂得人伦大孝。心中一喜,神通变化,对着路边的一块石头随手一指,霎时变成一块黄澄澄的金子,送给童子说:“你把这块黄金带回去,好好医治你母亲的沉疴旧病。”

哪里晓得童子竟然无动于衷,频频摇手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金块。”

伽蓝尊者听了,更加的心花怒放,颔首称赞,太美妙了!这世间的人性竟然变得如此的淳厚,稚子幼童见财也不起觊觎之想,实在太难能可贵了!于是笑容可掬地对童子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见财不起贪心,值得嘉许。但是你如果不接受我金块的馈赠,又如何医治你母亲的病呢?我劝你还是把黄金接受下来吧!”

童子眨眨乌溜溜的大眼,慧黠地说:“我不要你手中那块黄金,因为它终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有了它,我就随时有黄金可以花用了。”

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的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Bb40XQBd8y1i3sJT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