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仪式感的家庭,养出的孩子幸福感更强,从小就与众不同

2019-09-17     芸芸

在小区住了五年了,相识一家邻居,他们家女儿四岁总是活泼开朗,懂礼知礼,见到我们总是会热情打招呼,小姑娘还时不时分发自家做的小饼干给我们,他们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很有意思。

一、“家庭仪式感”滋养孩子好习惯

人们总说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爱笑,阳光,更懂得珍惜。芸芸一直都觉得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言传,而是身教。威逼利诱教育虽有一时之效,但绝不是长久之计。想孩子长期养成良好主动学习习惯,有时也离不开家庭的仪式感。

小林家设定每周六晚,抽出两个小时,夫妻两人在书房陪孩子一起阅读,读后互动彼此之间的心得,雷打不动。及时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也向家人请假说明缘由。坚持一年后,孩子自己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并不需要小林夫妻的陪伴。他们家孩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优秀的,优秀的孩子一定父母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重“家庭仪式感”孩子更幸福,婚姻调味剂

父母懂得用仪式装点婚姻,孩子自然也会明白爱有时也需要点仪式感增加浪漫,这类孩子长大后也更懂得生活,也能够懂得如何爱自己爱别人。家庭仪式感更增加家庭氛围温馨和欢愉,自然又舒适的家庭环境,能从小给孩子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家庭仪式”其实很细微

早起一句“早安”;起床后整理被褥;家人坚持一起吃早餐;每一天认真吃饭,穿衣这都是生活小小的仪式感,“仪式感”并非是特殊节日或生日才能有,生活仪式感其实是一切能够让家人感到幸福的小细节,偶尔互赠喜欢的小物品,这都是仪式感。

村上春树曾说过:“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辛苦一年组织一次家庭旅行;家中成员每一次的生日;用心准备每一个节日,都在增加家庭凝聚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幸福感,更多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仪式感。

调查发现,家庭缺少仪式感的孩子,总是嘴角耷拉着,不爱笑,长大后冷漠不懂得珍惜身边物品,缺少对生活热爱,和亲情,自己的生活淡如水。

父母终将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能留给孩子的除了身外物,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 —如何把平淡的生活,过得有诗意,生活幸福秘诀。仪式感定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和家庭粘合剂。


芸芸高级育婴师,专注于孩子早教、幼儿护理、宝宝心理发育、亲子成长等多领域。从备孕到孕期,到宝宝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宝贝一起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8ybRm0BJleJMoPMr9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