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耳边常常回响起一句话,‘爱孩子就要舍得用他’。
家庭一:花花家
花花五岁时:“妈妈,我也来帮你吧。”
“乖乖,不用厨房里太乱了,妈妈一个人做,饭一会儿就好了,你去玩儿吧,”
花花八岁时:“妈妈我也来帮你好吗?”
“不用不用,你去学习吧,你把学习弄好了,就是帮我忙了,妈妈辛苦都值 得 了。”
花花十三岁时:“花花,来帮妈妈洗个菜吧。”
“我不会,你一个人能弄完,为什么要我帮忙?”
……
花花十八岁,自己一个人在家,永远吃现成有的,从不自己做,永远等妈妈回来做饭,自己的衣服等妈妈来收拾。
花花五岁好奇也心疼妈妈,空闲时想帮妈妈做做家务,妈妈因为孩子小拒绝了孩子,花花八岁时看看妈妈劳碌想帮妈妈,妈妈以学习成绩为借口拒绝了花花。花花长大后,早已经习惯被妈妈照顾,若妈妈做的不足,反而为抱怨妈妈偷懒。
对于孩子来说一直索取,并不会懂得父母的辛苦,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不是孩子长大‘懒’了,多是孩子在相帮妈妈时候,妈妈反而拒绝了花花的成长。
家庭二:方方家
方方四岁时:“妈妈我也想帮你。”
“好啊,妈妈正好需要你的帮助,你帮妈妈摘青菜好不好,在客厅就好。”
(客厅一片狼藉,青菜根和叶,并没有完全分离)
“宝贝谢谢你,帮妈妈摘菜,生活就是需要多体验。但是妈妈希望下次你这么摘 会更好哦。”妈妈教方方如何正确摘。
“那妈妈就给你打下手吧。”
一顿饭做下来,妈妈反而更累,整个过程妈妈时刻小心方方的安全,担心火或者油会烫到孩子。
方方二十岁:“妈妈,今天我来做饭吧,做个我拿手的。”
“好啊,妈妈和爸爸给你打下手吧。”
生活从柴米油盐开始,生活需要孩子去体验。小时候方方帮妈妈忙,对于大人来说,有时反而更累,孩子参与进来或许会打乱原本节奏,但是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收获的是快乐和认可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更多体会爸妈的劳苦,孩子也更容易感恩父母。
两位不同的妈妈,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十五年后收获的是不同的孩子。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她,让孩子参与生活,提前学习生活技能也是教育的一种。“白眼狼”从来都不是孩子自己养成的,一定和父母养育有关。
爱孩子,就舍得用他吧。
芸芸高级育婴师,专注于孩子早教、幼儿护理、宝宝心理发育、亲子成长等多领域。从备孕到孕期,到宝宝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宝贝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