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IT系统解决方案,全面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IDC)、大数据、工业4.0、无人化、工业机器人、物联网、车联网软件产品及服务业务。宝信软件累计已申请专利19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28项、技术秘密认定155项.分别承担着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国家信产部电子基金项目等诸多重大技术和产品项目。
公司4月13日晚发布第二期限制性股票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17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当前总股本(11.40亿股)的1.49%,授予价格为20.48元/股。
根据公司公告,本次拟授予的不超过1700万股限制性股票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首次授予不超过1530万股,占授予总量的90.0%,约占当前总股本的1.34%,预留170万股,占授予总量的10.00%,约占当前总股本的0.15%。第二期限制性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不超过650人,包括公司管理层到核心业务人员等骨干。限制性股票的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宝信软件A股普通股,授予价格为20.48元/股。
我们根据业绩考核目标进行测算,对应考核业绩情况如下:
若考虑扣掉股权激励费用的情况,公司2020/2021/2022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41亿、9.92亿、11.71亿,对应发行后扣非eps分别为0.73元、0.86元、1.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6.98倍、48.28倍、40.92倍。
若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并按10%的企业所得税进行测算,公司2020/2021/2022年经营净利润分别为9.24亿、11.02亿、12.43亿,对应发行后eps分别为0.80元、0.95元、1.0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88倍、43.49倍、38.55倍。
若按照净资产收益率来算,我们以2019年半年报净资产为基础,假设公司每年有计划进行投放,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对应2020/2021/2022年经营净利润分别为11.40亿、12.81亿、13.35亿,对应发行后eps分别为0.98元、1.11元、1.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03倍、37.40倍、35.89倍。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文件,计划2018-2020年“十三五”最后三年每年增加约2万个左右机柜,共计新增约6万个机柜,且拟分批次发放相应能耗指标。2019年上海已发放2.5万个机柜能耗指标,剩余部分将于2020年发放。从申请结果来看,6家企业每家获批机柜数量均不超过5000个,说明上海能耗指标申请竞争激烈,IDC机柜资源稀缺性显著。公司于首批获得5000个机柜能耗指标,证明了公司IDC实力。公司背靠宝钢,且拥有优秀的IDC建设及运维能力,我们认为公司在申请能耗指标中具备强劲的竞争实力,我们看好公司持续获得能耗指标的能力及未来的长期发展。
依托宝钢丰富的土地和水电资源,公司积极在全国核心城市进行IDC布局,目前拥有华东地区单体最大的宝之云IDC,宝之云IDC项目主要选址在宝钢股份罗泾钢铁厂,总面积达到2.82平方公里(282万平方米),不考虑能耗指标等其他因素,具备未来扩容到几十万只机柜的潜在能力;在武汉、南京等骨干网核心节点城市,公司同样拥有丰富的IDC资源储备,具备较强扩容潜力。公司背靠宝钢,IDC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叠加传统工业软件开发优势,使公司具备优秀的IDC建设运维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强劲的盈利能力。
公司传统业务主要包括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业务,公司软件产品与服务体系覆盖MES、ERP、BI、OA等全业务领域,MES、EMS、冷连轧、运维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在钢铁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钢铁行业从2016年以来持续复苏,钢铁企业陆续扭亏为盈,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改善,钢铁企业逐步具备了对原有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能力;宝武集团陆续重组,重组后集团的信息系统必须形成整体,进行高度融合,信息化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同时公司并购武汉工技,对传统业务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有望进一步促进传统业务的发展。
公司深度布局智能制造,布局智慧制造解决方案和产品,为打造“工业4.0”领军企业夯实基础。
公司依托宝钢,传统业务受益于宝武并购重组,有望维持景气度;IDC业务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优秀的建设运维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公司在全国核心节点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未来成长能力强劲。
年初至今外资持续加仓IDC标的,外资主要使用EV/EBITDA对IDC企业进行估值,从EV/EBITDA来看,2020年全球主要IDC企业均值约为23倍,EBITDA增速均值约为10%,全球IDC龙头企业Equinix约为24倍,EBITDA增速约为9%,公司2020年EV/EBITDA估值为22.9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EBITDA增速远高于行业均值,我们认为公司估值仍具备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