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结束?农村有房的留意:2021年起,农村房子统统这样处理

2021-03-31   山东中公自考

原标题:确权结束?农村有房的留意:2021年起,农村房子统统这样处理

自98年房改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房价更是连续上涨了近20年,由2063元/平飙涨到了2020年的最高点10543元/平,平均涨幅达到了5.11倍。

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已经开展了8年有余。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去年很多地区的宅基地确权工作有所延后,尤其是一些“疫事”严重的城市,下半年的主基调确权工作完全被搁置了。所以按照自然资源部2020年底发布的公告来看,有些地区的确权工作延后到了2021年。

6类情况的宅基地无法确权

1、“一户一宅”超出部分;

2、违法占用耕地和突破生态红线的宅房屋;

3、宅基地和房子产权存在争议;

4、不符合规划,未过审且依法将被拆除的建筑;

5、城镇居民违规购买的农村房屋;

6、私自开垦并私自建设的房屋。

除了上述这六种无法确权的宅基地外,还有四种宅基地将被收回。

1. 已经长期闲置,无人使用的宅基地。

在农村有的农民早已举家搬到了城里,地上房屋虽然有人继承,但是现在宅基地上房屋已经倒塌了的,村集体可以无偿收回房屋占用部分的宅基地。

2. 一户的第二套宅基地。

在确权过程中,发现了不少一户多宅的现象,第二套宅基地是无法获得确权的,有的地区探索有偿使用机制,也就是第二块宅基地上已经盖房的,由房屋主人支付使用费。如果第二块宅基地上尚未盖房的,就要收回。

宅基地地已经被征收的。如果是通过合法的征收手续,且已经拿到了征收补偿或者已经被安置了的农民,其原有宅基地将被收回。

3.举家迁入城市里的,老家的户口已经注销的,其在农村的老宅基地将被收回。

除了以上这些宅基地的规定,关于宅基地上所修建的房屋,有这三种情况较严重,或许将被拆除。

4.私自将耕地转为宅基地建房的

不符合城乡规划,且未经过任何审批手续,在确权过程中,也无法补全这些建房手续的。

非农户口购买村上的宅基地建房的。

农村有房的留意:2021年起,农村房子统统这样处理

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后,更多的人其实还是比较关心农村宅基地、房屋等的继承问题。尤其是很多户口已经转移到城市,但是父母仍然在农村的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1、宅基地继承,房屋继承问题

一句话总结就是,继承农村房屋,按照“房地一体”原则,也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假如父母的户口是农村户口,个人由于工作把户口迁出,现在户口不在原村。根据宅基地管理办法无法继承宅基地,继承法中也说明宅基地是不属于继承范围内的。现在的问题是,宅基地上有房子,按照法律继承原则,可以继承房屋,但无法拥有宅基地。

2、明确!城镇户口可继承农村“宅基地”

虽然城市对农村人口放开了落户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城镇人口可以随意购买农村土地、房屋。因为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城镇户口可继承农村宅基地,并且能办理不动产登记。

3、注意!买地建房、交易都不行

由于宅基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所以老家的房子若常年没人修缮,房子自然倒塌,或者被判定为不能居住的危房时,村集体是有权收回宅基地的,这时房子自然也无法再继承了。按照规定,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再确定土地使用权,集体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合法继承后的农村房屋到底可不可以交易?

其一、土地确权之后,宅基地可以进行流转,当然流转的范围只能是村集体内。

其二、有了确权证书之后,宅基地便可以进行流转经营,即可以承包给他人,通过这种形式获得收益是可以的;

其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部分宅基地可以凭借确权证书进行贷款。这跟城市商品房抵押贷款类似。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98年-2019年的22年时间,全国有近2.8亿农村人口“洗脚上岸”进了城,平均每年有1270万人成为“城里人”,其中仅三大都市圈就吸引了全国70%以上的人口。不仅如此,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0年发布的报告认为,未来5年我国仍然会有8000万人口进入城镇。所以,对于父母留下的农村房屋,一定要全力保护好。说不定哪天就有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