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被倒进太平洋,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还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鲜?

2021-04-13   山东中公自考

原标题:核污水被倒进太平洋,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还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鲜?

最近几天,日本政府打算向太平洋排放123万吨核废水的消息,遭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各国的谴责。德国海洋研究机构判断说,核污水入海57天可污染大半个太平洋。如此多的核污水如果真被倒进太平洋,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还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鲜?

日本福岛县渔业联合会在2021年2月22日发表声明,他们在福岛附近捕获的鱼类中,检测出其放射性铯的含量居然超标了5倍之多。当时日本一条渔船在对捕获的鱼类中进行检测时,发现鱼体内的放射性铯为每千克500贝克勒尔,而正常情况下的标准是不高于每千克100贝克勒尔。这也意味着福岛附近的海域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核污染。而且这些鱼的捕获地点是离福岛县新地町约8.8公里处捕获的。如果日本政府这次让东电把核废水排入大海,那日本及离福岛近的海鲜肯定是不能吃了。

排入太平洋的核废水会流到哪里?

先说流向。日本东海岸有日本暖流,它会源源不断把日本排泄的污水汇入北太平洋暖流,洋流会带着污水在整个北太平洋循环,沿岸国家和地区有十余个,不算中国,人口就已经是10亿量级的。而且,核废水会顺着洋流在北太平洋绕一圈,最后也会到达我国台湾地区附近。

会对海洋生物和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 稀释以后的放射性剂量确实可以很低,确实可以“达到饮用水的限定值”。但放射性物质不是那种在讨论毒性时必须讨论剂量的物质,而是有一点就多了一点毒性,哪怕一个原子也是有毒性。

2. 放射性物质有一些半衰期很长,有一点就是一点,排出来一点就多一点。

3. 生物富集到鱼类以及人吃了鱼之后,短期内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因为增加了辐射的本底值,尤其是在体内的伽玛衰变,是会增加突变和变异的几率的,简单的说比如癌症几率。

4. 环境本身是有辐射的本底值的,比如大理石等矿物,这是自然环境的本征值。但人为增加这个辐射剂量是不负责任,不道德的。

5. 口子一开,人类没有回头的路。

日本排放核废水的第一受害者是日本沿海居民,第二受害者是朝韩东部沿海居民,第三受害者是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居民,按照洋流的方向,被污染的海水要经过太平洋环流一圈才会回到中国这边来,而那时核污染已经被极尽稀释,与天然辐射无差异,对中国不会造成太坏的影响。而美、加、韩、朝、日几国就不一样了,因为废水可能在海洋中以团簇化的状态移动,所以未来一定会有人因此受害,吸食核污染的后果包括癌症、白血病等等,只是现在还不知道会落到哪个自然人头上,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呼吁都是为了这几国民众的健康而为。

当核废水顺着洋流走向全球,全世界渔业都会受到影响

对我们国家来说,很难独善其身。当核废水顺着洋流走向全球,全世界渔业都会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认为洋流走向,中国海域受的影响很小,但是要知道,环太平洋是我国远洋渔船前往的主要渔场,最近五六年我国远洋渔获总量都维持在200万吨左右,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在环太平洋捕捞的。可见,整个太平洋的安全,与我国渔业息息相关。

未来淡水会严重商品化,会与石油一样成为战略资源。日本核废水直排入海,提醒我们必须大力兴修水利,全力保障淡水资源安全。而且可怕的是,日本可能把核废水排放当做一项“持续性”工作,排放时间可能长达三十年。如果日本开了这个先河,以后就会有无数吨废水垃圾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