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秭归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宜昌市秭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员干部迅速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并逐步增强责任片区值守力量,2020年1月25日1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入户排查,2月12日成立金城广场、农机大楼、疾控中心三个责任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2月16日责任区增加至58名党员干部,强化政治责任、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决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包片区、包小区、包楼栋责任。
越是艰难越向前
宜昌市秭归县市场监管局包片责任区点多面大,金城广场、农机大楼、疾控中心三个责任区共有17栋1600多户,仅金城广场责任片区就有1200多户,无疑增加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但却没有阻挡党员干部们的脚步,他们说:“作为党员干部,越是有艰难,越是要向前”。
责任区值守党员干部按照“长居本地、短期外出、武汉到秭、县外到秭”四个类别,对包片责任区的所有住户进行摸排登记和入户核查,并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每天监测责任区居民的体温等健康状况,宣传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知识,帮助居民配送生活物资上门。确保责任区居民每天24小时可凭《居民通行证》出入,确保居民体温监测100%,确保县外返回人员居家观察不外出。
张贴宣传单告知单
对出入居民进行体温监测
对出入居民进行登记
建立小区住户台账
对包片责任区进行24小时值守巡查
用心服务“热心肠”
责任区值守党员干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并不仅仅停留在“问”(排查“四类人员”及体温监测)、“管”(小区封闭及现场测温)”、“卡”(阻止人员、车辆的非正常流动),而是将心比心、用心服务,站在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改变工作方法,得到了居民的真心理解与配合。
落实小区到人、楼栋到人的包保责任,值守党员干部分楼栋建立微信群等网上交流平台,在群内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相关信息,实时监测居民的体温等身体状况,了解居民生活需求,及时提供帮助。针对责任区有居民没有体温计的情况,及时送体温计上门,并上门为独居老人测体温,关心身体状况。
值守党员干部劝导居民不出行,耐心了解其外出需求,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手把手教居民线上下单购买生活物资和药品,并帮忙送货上门。了解到责任区里有老人独居在家,不会线上下单购买商品,值守干部帮助其代购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确保老人生活无虞。
提醒居民每天测量体温
打扫责任区域卫生
上门为有需求的居民送体温计
上门为居民测量体温
指导帮助居民线上下单采购物资
帮助有需求的居民送物资上门
温暖相守共战“疫”
战“疫”的道路上,责任区值守的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却并不孤单,因为他们的身后有很多“亲人”,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在局疾控中心责任区,转业退役军人宋铁贵和石首市交通局干部马明望见防控工作繁重,主动提出加入局志愿者队伍,共同服务居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一份力。
两名志愿者协助做好责任区疫情防控工作
家住疾控中心责任区的梅爷爷老两口70多岁了,腿脚不便,家人也不在身边,值守的党员干部们到他家入户排查多次,每天电话问候身体状况,并为他们送去了体温计,为老人测量体温。
2月17日中午,梅爷爷为值守的干部们送来了老两口亲手做的美食,关切地说:“你们辛苦了,这么冷的天还一直守着,又给我们量体温问情况,尝尝我做的米花、虾片,还有核桃、苞谷泡”,值守的党员干部们胃里暖了,心也暖了,好似驱除了这份寒意,也驱散了连日来疫情防控的疲劳。
好心爷爷送来亲手做的美食
2月11日傍晚,家住农机大楼责任区一位40多岁的大哥下班回家,看到值守的干部们正在搭建帐篷,二话不说就从自己家中拿来应急灯,这时又来了两位邻居大哥,从就近的居民家中牵来了电线,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将应急灯安装到了值守帐篷中。
天色暗了下来,明亮的应急灯发出温暖的光芒,值守干部们连忙道谢,他们摆摆手,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应急灯的光芒瞬间驱散了寒冬的黑暗,照亮了干部们坚守岗位的深夜。
暖心大哥帮忙安装应急灯
远亲不如“近邻”,58名责任区值守的党员干部们就是这17栋1600多户居民们最亲近的“好邻居”,他们离开温暖的家,责任区就是他们所坚守的岗位,责任区的居民就是他们默默守护的“家人”,这从来不是孤独的战斗,携手共同的相守才是逾越寒冬、静待花开的力量。
来源:宜昌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