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8周年纪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着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把9月18日定为"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日本侵占东北蓄谋已久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富国强兵的旗帜下,改革军制,扩军备战,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1890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议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宣称:"盖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本有二途:第一曰守护主权线,第二曰保卫利益线。其中所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也;所谓利益线,曰与主权线之安危密切有关之区域也……欲维持一国之独立,唯独守主权线,决非充分,亦必然保护其利益线。"同时,山县有朋宣称:日本利益线之焦点,在于朝鲜和满洲。
此后,为实现其既定侵略目标,日本不惜"以国运相赌",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这两次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朝鲜,并将侵略的魔爪逐步伸入到中国东北。1915年,日本趁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向袁世凯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这份以无畏舰和机关枪做水印的文件中,日本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土地租借权和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建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独占权",以期达到长期霸占东北的目的。
1927年6月27日,日本政府召开了东方会议,制定新的对华政策。会后,首相田中义一整理了一份上奏天皇的奏折,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在这份奏折中,田中公然宣称:"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
在东方会议召开前后,日本先后两次出兵山东阻止北伐军前进,并屡次在东北制造事端,寻求发动战争侵占东北的机会。
从"皇姑屯事件"到"东北易帜"
1928年6月4日5时20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途经南满铁路皇姑屯一段时,被日本人预先埋设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于当日上午9时30分死亡。为保时局稳定,东北地方当局谎称张作霖只是受了轻伤。当时,身在兰州的张学良得知关东军已开始秘密调动,打算浑水摸鱼,趁乱占领沈阳。为防不测,他化装成一个伙夫,跟随部队秘密赶回了当时称为"奉天"的沈阳。
张作霖被炸毁的专列
回到沈阳后,张学良才得知父亲的死讯。为保国家大业,张学良强忍悲痛,模仿父亲的笔迹签发命令。等到把一切相关事宜都安排好了,东北地方政府才对外宣布张作霖的死讯。从此以后,为了怀念死去的父亲,铭记杀父之仇,张作霖的忌日便成了张学良将军的"生日"。
张学良主政东北之初,日本人并没有把这位"少帅"放在眼里。当时,担任张学良军事顾问的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起草了一份计划,想让张学良在东北称帝,担当日本人统治东北的傀儡。出乎土肥原意料的是,当他把这份精心策划的文件送到张学良面前时,少帅当面质问他:"你让我当什么满洲皇帝,你这是什么意思!"碰了一鼻子灰的土肥原说不出一句话,只好夹起皮包,悻悻而去。随后,张学良要求日军参谋本部将土肥原调走,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个顾问是日本政府派来的,我们没权调动。"心头满是怒火的张学良将军对来人说:"好,你们没权,我没法子。那么我有这个权吧,我不见土肥原!我不跟他谈话!以后土肥原顾问来,我任何时候都不见!"
1928年12月12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当时,在东北有不少日本间谍,但事先对此事却毫无察觉。
从1929到1931年夏,关东军参谋部先后四次以"参谋旅行团"的名义在东北各地系统搜集情报,拟定各种计划方案。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也积极为侵略东北做准备。
皇姑屯事件博物馆
1931年4月,原驻日本寒冷地区仙台的第二师团轮驻辽阳;为对付沈阳城坚固的城墙,日本又从东京调运两门24厘米榴弹炮,配属日军驻沈阳第二十九联队兵营,炮口预先瞄准北大营和飞机场;7月,又从本土增派一个师到朝鲜,准备随时渡过鸭绿江参战。同时,日本还将熟悉中国情况,担任张作霖顾问多年的本庄繁调任关东军司令官;将一直从事于策划进攻东北,主持制定过多份解决满蒙问题大纲的参谋本部情报部长建川美次少将调任作战部长;另将"九一八"事变的主谋之一、绰号"日本之脑"的石原莞尔以及坂垣征四郎等人调至关东军参谋部任职。
此外,日本还施展调虎离山计,策动阎锡山与汉奸石友三等人挑起反对张学良的战争,将介入1930年中原大战的东北军主力继续吸引在关内,致使东北兵力空虚。至此,日军在东北的准备基本就绪,只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