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玩了一次刘邦的套路,既保全了自己,又得到了威望

2020-10-15   沐一场月光雨

原标题:朱元璋玩了一次刘邦的套路,既保全了自己,又得到了威望

导语:

朱元璋在投靠郭子兴之后,他发现郭子兴根本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朱元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再离开的过程之中是十分痛苦的,意味着他所有都要重新来过。而在这个重新崛起的过程之中,又不能完全与郭紫欣断绝关系,必须要把所有起义军联合起来才能对抗元朝大军。

朱元璋势力的初步建立

朱元璋在离开郭子兴之后,带走了相当一部分人马以及将领,但他的军队之中始终缺乏对整局观念的谋略人才。而元朝朝廷在感觉到南方起义军的逐步强大之后,也向宁丞相脱脱来对南方起义军进行剿匪行动。

很多强大的起义军势力面临元朝大军的逐步逼迫,不得不联合起来,当时比较强大的张士城,以为自己攻下几座城池便骄傲无比。他打破了惯有的例子,在起义军之中率先称王,就像三国时代的袁术一样,率先称王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好下场,一般会群起而攻之。

而与朱元璋当时十分低调。他整日厉兵秣马,训练士兵提升战斗力,因为他知道成大事必须要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自己武将有许多优秀人才,例如徐达汤和等,但是在谋略方面始终缺乏一个对政局观念统筹兼顾的人,知道朱元璋遇到了李善长。形成了属于朱元璋自身的事例,能够在起义军洪流之中不至于迅速衰败。

朱元璋和元朝大军的周旋

当时的朱元璋在得到李善长之后,他与他谈论了很久,两个人可能对当时的元朝政局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认为朱元璋必须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在决定他们马上就攻下了滁州。

朱元璋就是靠着这块地盘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而这块地盘之外的其他起义军势力,朱元璋根本无心顾及,当时的张士诚在称王之后就遭到了元朝大军的疯狂挤压。许多起义军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也比朱元璋强大许多,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去救援张士诚。

朱元璋见到张士诚被围攻之后,他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他和其他起义军不同的是,它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派出自己所有的军队自己亲自领军去。知迫了元朝的围攻,使得臧世成得以侥幸逃生,这一中间朱元璋运用的智慧谋略是其他人所不能迟到,而他在这个过程之中保全自己的友军,也使得它在周围起义军的威望空前提高。

朱元璋面临元朝大军的威胁学习了刘邦

刘邦是楚汉之争时代的人物,在秦朝末年秦朝灭亡之后,最后由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争夺天下,当时的约定是谁先进入关中谁就称王,可是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他又十分害怕项羽,他就说自己占领关中只不过是为了防备盗贼而已,这样的说法听起来都十分可笑,但却瞒过了项羽,并在后世之中被广泛运用。

朱元璋在救援张士诚之后成功的击败了元朝大军,但他也被元朝大军的领导者元朝丞相脱脱盯上了,认为朱元璋破坏了他的计划,所以朱元璋在当时面临着元朝大军的绞杀。

元朝大军因为士兵众多,十分骄傲,根本没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而朱元璋在伏击战之中成功打败元朝大军的先锋军,这让元朝大军十分忌惮。可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与几千人击败几万人的元朝军队,他们双方就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展开全面战争?

演的朱元璋还是考虑到元朝军队众多无法击败,便把俘虏的元军,还有马匹盔甲,战争武器之类全部还给了元朝军队,说自己占领滁州只不过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老百姓不受盗贼的骚扰而已。并像元朝军队陈述了当时形势的主要性说为什么要放过其他巨大的起义军而把心思花在自己身上呢?到朱元璋这样的解释之后,元朝军队遍布决定攻打朱元璋,而是选择其他起义军。

小编寄语:

这很明显是朱元璋的一次认怂行为,可他的认怂却保住了自己的主要力量,并巧妙地避免的元朝大军的兵锋。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都很相似,但他们两个人对于战争形式的估计也很不一样,朱元璋的这一次谋略学习了历史上的刘邦,他成功地认怂把元朝军队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保全了自己,为以后称王称帝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