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了,获奖作品分别是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
还没看过这几部作品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将它们列入下半年的书单。
这几年,我也给大家分享过许多优秀的茅奖作品,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暗算》。
当年《暗算》获茅盾文学奖时,里面有一句授奖辞:
“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在这部作品里,我看到被当成疯子的天才,以及由缺陷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其实,对于麦家的《暗算》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暗算》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悲剧式天才人物。其中的数学天才黄依依,在《暗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由演员陈数扮演。
这个角色的魅力之大,从扮演者的话语中就可窥见一二。
陈数曾在节目里说:“如果这一生只能演一个角色,我希望是《暗算》里的黄依依。”
我想,这是一个演员,对一个角色最好的认同。
说到黄依依,她绝对是《暗算》中最令人难忘的女人。
《暗算》这部小说借用一个701的壳,讲了三个不同时段的故事,也是最绝望的故事。
黄依依这个角色出现在《暗算》的第二个故事里——《看风者》。
电视剧版《暗算》陈数饰黄依依
她风骚,美艳,是当时大部分男性观众眼里的梦中情人。但是,同时她也是一个有问题的天使。
701是什么地方?
绝对神圣严肃的单位,机关重地。
701里的人必须纪律性强、思想作风过硬。
谁会想到来了这么一个大胆的女人。
黄依依来到701干嘛?
她是主动来破译密码的?
当然不是。
她是为了一个男人来的。
就是这么一个理由,足够显示出她的格格不入。
她不仅着装大胆,三观更大胆。
关于性和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事情。
- “博士也是人,到了晚上,照样要寻欢作乐。”
- “身体需要有人爱,思想才会有灵感。”
在那个保守年代,天生热爱自由的她,当然会背负着种种风言风语。
而这个女人,不仅有一张好看的脸蛋,还有一颗绝顶聪明的脑袋,是真正的数学天才。
招她进701的安在天出题试她,结果,仅用了两支烟的功夫,黄依依就把难倒一大批专家的题目给破了。
以前,她是数学家冯·诺依曼的前助手,现在她被安在天带进701,要去破译组织遇到的最难的密码——光复一号。
关于,让黄依依来破译密码这件事儿,密码届的老前辈陈二湖曾经这么说:
“光复一号,一部相当高级的密码,举世少有,十年之内,正常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破译,我们为何如此认真?看你们信誓旦旦的样子,老实说我觉得你们疯了,痴人说梦,荒唐透顶,异想天开,简直是疯子般的决定!”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天才被当成疯子,思想创新被视作痴人说梦。
在破译光密、实现个人价值的路上,黄依依遇到了太多阻力,这些阻力往往并不源于密码本身,而源于太多与她格格不入的观念。
为了救自己的相好,黄依依夸下海口,承诺尽快破解“光复一号”密码。
是的,黄依依终于破解了,做到了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黄依依破译“光密”,不仅是为了救国,更是为了自己的坚持。
黄依依一直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她生性自由,生活浪漫,对她而言,禁欲主义是世界上最绝望的事情。
说白了,一个对情爱无欲无求的人,在工作上也难开天辟地,成就非凡。
黄依依对安在天的爱是纯真坦荡的,但是安在天却不是。
黄依依爱而不得,于是生出了不同的爱。
就好比,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就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结果,可想而知。
黄依依死了,死在了厕所里。
黄依依,到死的那一刻都是孤独的,孤独一人。
回看她这一生,她一直想要逃出去,以为逃出去,就能找到想要的自由。
但是,黄依依压根就没有想到,作者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她留一条逃出去的缝。
最可笑的是,她不知道,她的人生本身就是层层牢笼,冲破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
这样的人,注定是时代的悲剧。
极度的不自由与孤独,终究走向毁灭。
这种极致的孤独和绝望,在小说《暗算》另外的章节中也出现了。
《听风者》中,阿炳知道了孩子是老婆和别人生的,他很绝望,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办,他只能选择去死。
他是国家英雄,是所有人都尊敬的大英雄,但是把他放在生活的阳光下,他就是一个白痴,傻子,他奈何不了生活里的陷阱,也奈何不了自己的婚姻。
说白了,黄依依、阿炳都天赋异禀,但聪明没法化解孤独。
当然,作为阿炳的老婆,林小芳,英雄之妻,看起来光宗耀祖,但是这样的人,恰恰是时代之下,不折不扣的大悲剧人物。
一个女人的一生,竟然附庸在一个男人身上。而这个女人,却不自知。
每次,读到黄依依躺在了冰冷的文字里……真是想痛骂作者。
黄依依毁灭的一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崩塌的一刻。
黄依依比谁都清醒地知道孤独,但她却也无能为力。
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我们都知道真相,但是,真相却不一定适合现实。
毕竟,现实有它的玩法。
而天才黄依依,却成了人类眼中捅破真相的“傻子”。
我们仰望天才,却只知崇拜和神化,很少去在乎天赋带给他们的负重:孤独、偏执、无奈……
电视剧版《暗算》王宝强饰侦听天才阿炳
《暗算》里的人物都是天才,但并不十全十美,正如麦家自己所说:
“尽管我们赞美神,可我们更留恋人间。《暗算》中的阿炳和黄依依,让我发现了缺点所带来的美,因为他们的脆弱、不堪和迷失,我更爱他们。”
麦家
为了破解敌人布下的陷阱和谜题,他们和魔鬼做交易,生活在无尽的黑暗和孤独当中,行走在成功与崩溃的边缘,随时可能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一旦回到阳光之下,他们就在现实里到处格格不入,甚至招人嫌弃。
这么多年之后,重温《暗算》,我深刻体会到了它所表达的魔幻现实。
就像《楚门的世界》,金·凯瑞扮演的男主人公被命运操纵着生活。
他发现了,也想逃出去,但是真相其实非常残忍。
你想明白你是谁。
可你是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无法逃出命运的掌控。
那一群人,能穿墙听声,能计算世界上最复杂的密码,却无法逃出人世间最平凡的情欲。
是不是很可笑?
人可以算计伟大,却不能逃过平凡。
麦家在《暗算》这本书中,用天才的外衣,裹着纯文学的内核,写透了人性的苍凉。
无论是701,还是现实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过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