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琳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担任三原县委机要局机要员、机要室主任、县委保密局局长等职务。她扎根基层三十年如一日,用真挚的情怀、敢做善为的作风、不凡的成绩诠释了“对党和人民忠诚守护”的至高理念。
用爱岗书写忠诚
谭琳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敬业爱岗的父母的熏陶,被革命先烈悲壮如歌的红色往事所震撼,《保密局的枪声》、《永不消失的电波》等谍战经典不仅激励了她的理想信念,更激发了她的英雄主义情怀!机缘巧合,她走上了“保密”这个神秘的工作岗位。工作伊始的单调和枯燥,使她一度困惑、迷茫……随着逐渐深入和了解,她重新审视了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和使命。传统教育材料和失泄密案例更让她知道了中央特科、李克农……知道了忠诚的内涵,知道了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神圣的使命感与日俱增,干好工作的信念慢慢在心中扎根,她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十年。对于为之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她总是平静而坚定的说:献身保密工作是我人生的追求、无悔地选择。
用敬业诠释责任
从刚入职场的懵懂少女到而今历经磨炼的保密骨干,她把最美好的青春留给了工作,把浑身的伤病留给了自己,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敬业精神。面对堆叠如山的密级文件,如何分门别类?便于随时查阅?做到密无一疏?经过不断摸索,她率先创建了保密文件办理轨迹制度,对每份密件进行编号,建立细致传阅轨迹,随时掌握密件行踪,同时确保环节安全。该制度得到省市主管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在每年中考、高考等大考保密工作中,她严格过程管理,不仅派员全程押运、管理试卷,更是亲临考区坚守到考试结束。作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她经常利用机会开展保密知识和保密意识普及。每到任务来临,她力求把上级要求转化为既符合上情又切合下情、既反映共性又体现特色的真招实措。她不断加大对保密法制宣传的建设力度,加强“三大管理”,强化保密自查自评工作,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抓好落实等重点上下功夫。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办公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原有两间办公用房增至四间,加上隔档,及时更新保密技术设备,不仅使保密局有了独立空间,更是提高了工作安全系数。
“非典”期间,她顾不上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40多天没有回家,始终坚守在岗位;“5.12汶川大地震”举国同哀,她强忍着悲伤,坚持带病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几年来坚持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去她所包抓的大程镇吴家村贫困户吴双利家嘘寒问暖,风雨无阻。先后协调多个部门,多方联系为其进行危房改造、申请轮椅以及落实就业帮扶等措施,终使该户提前脱贫。
用真情书写奉献
使命易晓,致远惟艰。三十年的保密之路,其中的苦与泪,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切身体会,而她坚持了下来。遇到阻力,迎难而上。基层保密工作繁琐而艰巨,所面临的困难和羁绊更是不胜枚举。某个涉密单位在计算机分类上不愿意再投入,她不厌其烦,在第五次见到负责人时,他说“真服了你了,马上配机子”。面对家人,深感愧疚。丈夫是军人,时有军务在外,而基层“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更使她无暇顾及家庭,儿子不到2岁就进了保育院,一年级就挂上钥匙独自上下学,无数个节假日母子在单位度过。年老体衰的父母,经常看着她回家的路望眼欲穿,因坚守岗位而没有在父亲临终前见上最后一面更是她终生的遗憾!对待同事,温情关爱。她将悉心整理的工作资料与大家分享,指导年轻同志参加竞赛,多次为省市赢得荣誉;生活中更是对同事们关爱有加,相处融洽,大家都说“真庆幸遇到了一位好大姐!”。
在她的带领下,三原县保密局的工作水平快速提升,各项工作更是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县保密局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市保密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密码干部等,2018年底中办机要局特别向谭琳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她还是陕西省第十二届妇代会代表,咸阳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三原县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她以实际行动坚守着平凡的岗位,为保密工作书写了一曲常驻心中的芳华!
(三原县纪委监委 耿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