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王庙,位于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岭丰村,是为了纪念宋天禧年间奉化县令萧世显而建。萧王庙镇(现为萧王庙街道),古有剡江支流泉溪在此入口,故称泉口,因境内有纪念北宋奉化县令萧世显治灾为民的功绩而建的萧王庙,后镇以庙为名,早在宋代已被列为奉化四大集市之一(白杜、南渡、袁村、泉口,泉口市就设在岭丰村),明以来,成为奉化最大集市,市日为每逢农历初二、初七、十二、十七、廿二、廿七。这篇主要介绍岭丰村(由永丰、岭东两村合并而来)的古庙、古桥、古宅等。虽然,现在的岭丰村名气不如青云村大,老宅也不如青云村保存的完整,但只要说起萧王庙,宁波人都知道,而它就在岭丰村。
岭丰村
奉化四大集市:白杜、南渡、袁村、泉口,泉口市就设在岭丰村,明以来,泉口市成为奉化最大集市,市日为每逢农历初二、初七、十二、十七、廿二、廿七。
剡江岭丰段
岭丰村
萧王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光绪《奉化县志》载,萧王庙,为了纪念宋天禧年间奉化县令萧世显而建。萧世显令奉的第三年,境内大旱,萧巡行阡陌间,教民筑堤捍水、凿河灌田,次年旱且蝗,萧又教民捕蝗,在巡行途中中风暴卒,人民为纪念他,在庆历年间即建庙祀之,原称萧公祠,历代均有毁建,现存的殿宇系清代建筑。
萧王庙坐北朝南,共三进。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墙、前进、台亭、正殿、后殿,台亭两侧有厢房,三进均有卷棚前廊。
前进为大门,重檐硬山顶。
东西两边墙上刻嵌二米半见方的“龙”、“虎”二字,笔力遒劲,系清代书法家毛玉佩手书。
“龙”、“虎”
戏台
顶端饰有螺旋形藻井
中进为正殿,殿前有四根雕龙石柱。
四根雕龙石柱
石质云纹龙柱
正殿楹联
正殿梁间挂满了匾额,不过,现只有下面三块是老匾,第一块《正大光明》是蒋经国题写的,但这是块仿制的,不过这字是从蒋经国亲笔字迹中选出来的。
厢房楹联
据管理人员介绍:有人出价10万收购这二个石凳子,为了防止古物再次被盗,只好从庙外移到了里面。
2014年11月16日,萧王庙正门外的这个清代“石磉子”(柱础)被盗,12月3日案件告破,2015年01月07日,离“家”一个多月的石磉子(柱础)终于回到了“家”。
柱础上的石雕
萧王庙的石雕、砖雕、木雕总体上来说保存得还不错。
精美的石雕
砖雕
乾隆年间的《重建萧王庙记》
萧王庙庙会是宁波有名的庙会,萧王庙的传统庙会是当地百姓为纪念萧世显而设,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每年由界下四个堡:宦江堡、潘村堡、财上堡、盐浦堡轮流主办,时间是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历时六天六夜。
去年(2019年)轮到盐浦堡主办,由青云村承办,不知今年是哪个村承办?
庙头猪
庙头羊
萧王庙前面山上的碉堡
永丰桥,位于萧王庙街道永丰村,东西向,横跨永丰溪之上,俗称撑桥,为单孔石质平桥,望柱上雕石狮子四只,柱板两头又各伏两只狮子。据光绪《奉化县志》载:该桥乾隆五十二年(1787)修,光绪十九年(1893)拆旧易新,升高旧址,上护石栏,下为环洞。
“永丰桥”
桥拱券石上南北两侧阴刻“永丰桥”,上题“光绪乙未重修”,落款为“里人孙锵题”,孙锵为光绪时进士。
永丰桥的两副桥联,南联为:“烟村近接两乡界,驿路遥通万里行。”
北联为:“涉川利筮包牺易,题柱人来司马才。”
桥上石狮子
桥堍抱鼓石
登科阊门
登科阊门
堂内“捷报”
村中老宅
堂内张贴许多“捷报”
老街
畊读居
杨裕丰墙门
杨裕丰墙门在该村应该是属于保存较好的少数几幢老宅之一。
善居室
山泽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