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房村坐落于宁波镇海区澥浦镇中南部,由原郑家、路沿郑、庙后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为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在800多年前的宋代,靖侯公就在路沿郑建东房、中央房、西房,明代经商发迹后,排行十七的东沧公大规模建造新宅,名“郑氏十七房”。村中的“郑氏十七房”是全国最大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为清中晚期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后源茂房、后堂楼、立房、鼎丰房、兴房、典当房、郑氏宗祠等“四水归堂”大院10余幢。十七房景区内外以前都已介绍过,今天,主要介绍郑氏十七房内的各种石雕,这些石雕多数是从外面收购来的,作为小品放在小巷里或门前。
“敦艮之吉”
“福”
“圣旨”
“龙”
“石狮”
“石漏”
“石窗”
“雀替”
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
石雀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