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凭一篇文章便留名千古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有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做起来的难度可是相当大,不过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40岁的时候写下了一篇文章,梁武帝看到这篇文章后,把他连升7级,直到现在,我们国家孩子的启蒙之物也离不开它,这篇文章已经流传1400多年了,它就是《千字文》,写它的人叫做周兴嗣。
502年,梁武帝萧衍准备以梁代齐,周兴嗣这时写了一篇《休平赋》其中文辞非常优美,受到了梁武帝的重视,从而走进了梁武帝的眼里,聘用他为“安成王国”侍郎,随后在一次颂马中,周兴嗣的写的文章更是受到了梁武帝的喜爱,于是梁武帝把他升任为员外散骑侍郎。
当上皇帝后的梁武帝时常感到困恼,他戎马一生,未曾学习过诗词文化知识,为了自己的后代也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他苦于当时没有一个适合的启蒙读物,于是令当时一位叫做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王羲之所存留下的手迹中拓下了1000个不同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在白纸上。
殷铁石完成后,梁武帝很是高兴,他拿起了这些字慢慢看着,突然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些字太多,而且相当的分散,以至于他在读字的过程中总会忘了前面所读的字,苦思冥想下,他决定召来自己最为宠信的文学大臣,周兴嗣,请他把这些字写成一篇文章。
于是梁武帝把周兴嗣召来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接受了命令的周兴嗣回到家里,左思右想,举天长叹,到底该怎么写?他苦思冥想的一整夜,直到天快亮时,方思如泉涌,一呵之下写下了这篇千古奇篇,名字叫《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第二天,梁武帝正在开朝会时,突然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人从殿外疯疯癫癫的跑来。
梁武帝止住了他,待他走进,梁武帝才看到这人竟是周兴嗣,震惊之余,周兴嗣把自己写的文章上献个梁武帝,看后,梁武帝感到震惊,简直拍案叫绝,他立马叫人把这篇文章拿去拓印传发,并且立马把周兴嗣升为佐撰国史。之后正式把这篇文章改名为《千字文》而周兴嗣因写《千字文》一夜白发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
小编不得不说,正是我们的先人对于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那么多流芳百世的华丽文章让我们学习,这种坚持探索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说对么?欢迎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