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派个卧底见康熙,一口葡萄酒骗走核心技术,中国少了千亿收入

2021-03-25   星稀月暗

原标题:欧洲派个卧底见康熙,一口葡萄酒骗走核心技术,中国少了千亿收入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明瑰宝,比如精美的工艺品——瓷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3000年前,中国人就制造出了最原始的瓷器。在古代,精美的瓷器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将它摆在家中欣赏。

不过后来,瓷器有了另一个用途,那就是用来跟欧洲人做生意。元朝和明朝时,我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中国的瓷器和茶叶一起远销海外,受到欧洲人的追捧。虽然欧洲人不太会品茶,但是对于美丽的瓷器,他们非常欣赏。

瓷器流传到欧洲,还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欧洲的贵族们,都以拥有这种东方艺术品为荣,卯着劲儿比谁收藏的更珍贵、更好看。当时,普鲁士王国的皇帝结婚,还专门花重金去邻国换了一批中国瓷器回来,为婚礼增添气势。

因为中国出口瓷器主要靠海运,在海上,瓷器经常受到风浪的侵袭而损坏,能够到达欧洲的少之又少,所以价格昂贵。而且,中国商人在欧洲卖瓷器时,只收金银,据统计,元明两朝,中国的瓷器贸易,就给中国带来了11亿两白银的收入。

金银都到了中国,在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欧洲,商人们十分恼怒。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开始自己生产瓷器。但是,欧洲人不懂瓷器生产的核心技术,他们做出来的,都十分粗糙。思来想去,他们决定让人去中国卧底,偷学技术。

于是,法国国王就派了一个传教士来到中国,朝见康熙皇帝。这个传教士的中文名叫殷弘绪,他混进了清朝内部,带来了法国出产的最上等葡萄酒,向康熙皇帝献媚。康熙尝了一口,觉得十分好喝,殷弘绪说,如果陛下满意,我将为您源源不断地提供此物。

康熙龙颜大悦,下旨赏赐殷弘绪。殷弘绪获取了康熙信任后,就提出要求,说自己想住到景德镇去,参观一下“瓷器之乡”,康熙同意了。之后,殷弘绪在景德镇住了很久,一边传教,一边从教徒口中套取瓷器的制作原料、工艺工序等。

他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写成信,一封接一封地寄回法国去。法国国王大喜,命人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刊登在国家杂志上。于是,法国商人们都学会了制瓷技术,法国的仿瓷越烧越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大大削弱。

后来,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改革,在制瓷手艺上胜过了法国。此外,欧洲其余国家也都学会了制瓷,中国的海外贸易,瓷器不再奇货可居,中国少了近千亿的收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康熙皇帝尝了那口葡萄酒,让欧洲卧底殷弘绪骗走了瓷器制造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