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没有热情,可能是因为没有目标,家长如何帮孩子树立?

2019-11-23   春花育儿

每个人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激起生活的动力,也是人一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支柱。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目标意志,需要父母不断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每个阶段的目标,这样才能更有干劲的学习和生活。

而且树立目标还有助于家长用正面的管教方式来教育孩子。如果家长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会让管教方式没有正面的导向性。

现在很多孩子吃穿不愁,但是内心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活的很迷茫的原因。

根据调查27%的成年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具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的目标。

孩子学习没有热情,可能是因为没有目标,家长如何帮孩子树立?

哈佛大学跟踪研究显示,没有目标的人与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一个没有目标的孩子来说,一味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实并不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孩子懒散,拖延,调皮,只是用比较表面的说教希望孩子能够改变,然而事与愿违孩子不仅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而且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反而更深了。

其实如果从帮助孩子树立目标的角度入手,激发起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珍惜时间,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动力,努力奋进。

因为目标就是前进路上的一盏灯,只有知道自己朝着哪个方向去,才能够加快脚下的步伐。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样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呢?

1. 唤醒梦想的力量

梦想就是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追求的想法,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深藏已久的渴望,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会幻想梦想实现的场景。

虽然有的梦想看起来很天马行空,离现实很遥远,但是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去追求,去行动。

即使最后没有实现,但是努力的过程却更加珍贵,因为能够在其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经验和知识。

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行动起来,这个梦想可以是一个职业,让孩子尽情想象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可以是自己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

在面对孩子梦想的时候,父母不能敷衍的回应或者是认为他们的想法不切实际,就笑话孩子,要认真的聆听他们的梦想,并且鼓励孩子勇敢去做。

这其实就是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最好的做法,家长未必需要创造什么样实际的现实条件来帮助孩子完成,只是一句肯定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支持了。

当然如果能够创造一些现实的条件来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只需要不断地鼓励孩子,他们就会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去完成梦想的。

有目标支配,梦想清晰会有效的杜绝孩子懒散,不听话,拖延这样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个人只要有了内驱力,就会克服很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

2. 帮助孩子树立长期目标

一个人可以有短期目标,但也不能忽视长期目标,尤其是比较远大的目标也很重要。很多伟人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了自己的远大目标最后成功的。

所以家长可以从小就让孩子多读一些伟人的故事,他们如何克服困难,不畏艰辛最后成功的,这其实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不要小看榜样的力量,当孩子在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榜样就可以鼓励孩子重新站起来。

3. 激发孩子对理想目标的向往

当孩子有了目标之后,家长就可以适当为孩子创造一些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条件,通过鼓励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比如说孩子很想要一个东西,家长可以不要马上给他们买,而是要求孩子做成一件事情之后作为鼓励再给孩子买。

这件事可以是一次考试成绩,也可以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更可以是鼓励孩子尝试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孩子做出一些努力才能够最终得到奖励。

或者是在家里给孩子建立积分制度,做不同的事情积分累计,当达到多少分的时候就可以换取奖品,这个方法其实在孩子寒暑假的时候特别管用。

因为假期孩子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但是直接指派孩子做事他们可能就不愿意去做,如果有了积分制度,其实就相当于让孩子清楚的看到自己行为带来的成果,经过累积达到目标,这是一个行动带来成就很具象化的过程。

孩子的很多自觉行为,比如阅读,做家务,做作业,等等都可以通过积分制度来养成。

有一点家长需要注意,那就是在制定积分制度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商量做什么有多少积分,积分换取的奖励也要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好有个签字,这样有一种仪式感,会让孩子觉得这个制度是很正式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后期执行的时候孩子更原意参与进来,并且干劲十足的去执行,如果只是父母单方面的制定了这个制度,孩子会觉得这是一种束缚,不愿意去做。

积分制的好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想要回报就先要付出努力,越大的回报努力就要越多,同时也能加强孩子实现目标的兴趣。并且孩子在过程中知道了坚持的好处,不会轻易放弃目标。这样坚持的品质也就慢慢锻炼出来了。

4. 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相结合

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长期目标没有短期目标最后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任何人都不能一步登天,要教会孩子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很多事情并不是今天做了明天就能得到收获,在追求目标的途中贵在坚持。不要半途而废。

关于目标制定的原则,给家长以下三点建议:

1. 对目标要慎重选择

孩子所设立的目标一定要是经过认真考虑,不要随口就说,对自己的目标要诚实,这样执行起来才能够更加认真。

2. 明确目标是可评估的

比如说提高成绩不能泛泛而谈,要明确说出来提高多少分,因为只有可见的明确可评估性,当目标接近的时候才能够明确看到。最好是有具体的数字来表示。

3. 目标要有期限

很多目标之所以不了了之就是因为没有期限,家长最好帮助孩子标明没完成一个目标的时间。这个期限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具体完成的进度,或者是数字。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规划和具体化目标。不然孩子就会出现拖拉的情况。

孩子学习没有热情,可能是因为没有目标,家长如何帮孩子树立?

达成目标的步骤可以是这样的:

1. 视觉化

将目标写下来,最好孩子每天都能够看到,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可视化,虽然梦想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只要写下来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2. 每天都要进行朗读

当有了目标写下来之后,最好让孩子每天都读一读自己的目标,有点像销售人员的培训,其实是一种加强潜意识的方式。

从视觉听觉到意识是需要过程的,如果只是一张纸写出来很可能孩子就只是看看而已没有入心。

3. 制定计划

既然有了数字化的进度表示,那么就需要有具体完成进度的规划,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之所以会拖延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将目标分散成小进度渗透到每天的日常中,完成起来也不会觉得很困难。

4. 作出承诺

让孩子学会坚守自己的计划,为了完成目标而做出承诺。这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重要行动。

承诺可以在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并列入计划表中,而承诺书有很多种,家长可以从网上找一个适合孩子的写下来,让孩子阅读并且朗读,也是增强仪式感的一项重要行为。

5. 整合资源

为了能够帮助孩子实现目标,除了父母之外,家长还可以多考虑其他能够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人或者是资源,创造条件和环境,整合资源来帮助孩子完成目标。

至于需要什么样具体的帮助,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毕竟事情是要他们自己去做,什么最需要只有孩子自己清楚。教会孩子整合资源也是锻炼他们的规划能力。

设定目标要在孩子清晰理解自己基础之上来进行,家长在帮孩子制定目标之前,首先要足够了解孩子,或者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要根据自己的特征来设定目标,坚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