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是抟土制器、浴火重生的艺术,但陶与瓷,却有着迥异的差别。
比如陶用陶土制作,瓷用瓷土制作;陶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度,瓷烧制温度则不低于1200度;陶的吸水率大于10%,瓷的吸水率低于1%,基本不吸水。再者,陶一般不施釉,表面粗松,而瓷施釉,表面有玻璃质的薄层,细密坚实,叩之还有金属声。
人首陶瓶 新石器时代
龙泉窑青釉执壶 北宋
那如果有这样一种器物,它也用瓷土制作,但并不细腻,杂质多;烧制温度高于陶,却又低于瓷;吸水率在3%以下,略有吸水性;表面虽施釉,但胎釉结合不好,釉层易脱落。
我们该怎么定义它?
原始青瓷双宽耳尊 商
原始青瓷提梁盉 战国
原始青瓷扁壶 汉
这种诞生于商代中期,介于陶瓷之间的特殊器物,是陶向瓷过渡的产物,很多人干脆就叫它“釉陶”,即上了釉的陶器。因为是瓷器的开始,考古学上就给了它一个名号,“原始瓷”,也因为它的釉色青中带绿,青中泛黄,也被叫做“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温酒器 战国
原始瓷起源于哪儿今天仍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越地最为发达。
一方面,越地丰富的山地丘陵地貌,提供了充足的瓷土和燃料资源。另一方面,铜矿稀缺,冶铜技术落后,在“吴越争霸”、“兼并斗争不断”的动荡局势下,有限的铜只能用于制作兵器,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至于其他生活用具就只能另寻它法了。
圆茎铜剑 战国
相较于陶器,硬度高、干净且易清洗的原始瓷作为生活器具显然更有优势,于是罐、盘、杯、勺等大量日用原始瓷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原始青瓷镂空长颈瓶 战国
原始青瓷单把罐 战国
与此同时,为了学习中原,建立越地的礼乐制度,在统治者的授意下,一批模仿青铜礼器的原始瓷器诞生了。鼎、尊、钟、铙、匜……像青铜器一样,划分着越人的身份和等级,成为权力的象征。
原始青瓷镈钟 战国
原始青瓷甬钟 战国
在近期首都博物馆的一场"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上,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展柜。
云雷纹附耳兽面青铜鼎 战国
原始青瓷兽面鼎 战国
这是一组出土于越国贵族墓葬的器物,作为对比展示,每件青铜器的旁边,都是同样大小、相似造型的一件原始瓷器。
描金云气纹铜匜 战国
原始瓷青釉匜 战国
龙凤纹铜镇 春秋战国
原始青瓷镇 战国
新奇中也不免唏嘘,诞生于青铜时代的原始瓷,从制陶工艺中刚刚萌芽的原始瓷,在没有成为真正的瓷器,形成自身强烈的特色之前,曾以这样一种略显尴尬的方式存在着。
原始青瓷盖鼎 战国
后来,随着经验的累积,陶泥处理得愈发精细,胎体变得细腻;泥条盘筑升级为轮制成型,器型更加规整,胎壁愈发均匀;烧制温度增加,釉色也渐趋稳定。真正的瓷器就诞生了。
瓯窑青釉点彩牛形灯盏 东晋
再后来,如你我所知,各大名窑纷纷发展起来,唐代的青、白瓷,宋代的“汝哥官钧定”,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青花、斗彩,清代的粉彩、珐琅彩,丰富多彩的瓷器共同成就着中国瓷器的釉色之美,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最耀眼的符号。
越窑青釉荷叶托茶盏 唐
三千多年前,粗糙的“原始瓷”迈出了瓷器的第一步,而它所代表的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成全了瓷器的开始,也将给瓷器以复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