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好剧”忽遭一星差评,冤吗?

2020-04-22   上海女性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火了,也引发了一轮争议。

郭京飞主演的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之前在社交网络上一直有“国产佳作”之名声,其优点包括:郭京飞演技不错、中年失败者的人生、荒诞的逆袭故事,以及只有12集(一反国产剧不管有没有的演,都要凑够五六十集数的常态),本身就是够夸一句“良心”了。

刚开始这部剧的豆瓣分数还有8.4;

评分一路跌到7.7分,一星评论还在涌入中。

发生了什么呢?

因为剧情被观众指出“通过贬损女性来取悦男性”。

在电视剧《我是余欢水》的最后一集,余欢水和自己的上司一行人等都被绑匪挟持。绑匪让七个人质分别说出一个释放自己的理由,谁能说服他,他就放谁走。于是余欢水的女上司立刻说应该放自己,理由是自己是女的,是弱势群体。

但是绑匪不买账,说出了这一句:“别来这套,男女平等,你们天天哭着喊着要女权,我给你呀。”

绑匪的回答很突兀,如果台词仅仅到“别来这套,男女平等”,看起来会正常得多。

而按照剧情中关于山野劫匪的文化水准和接受信息渠道来看,他的认知范围里出现“你们天天哭着喊着要女权”,有点超纲了。

再者,这个桥段的意味也很奇怪。在男人举枪的情况下,他说,伤害你的时候我会讲男女平等。

发微博质疑这段台词的博主@无端思茫茫 认为:“这两句台词毫无前后语境,明摆着是塞进来取悦男性的。”

这个争议发生后,不少观众自发去给《我是余欢水》打一星,但也有观众认为不至于。

那么《余欢水》这段“讽刺女性”的台词,出现得合理吗?

没有一个正常女性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要先从剧情一开始讲起。除了最后那一句惹人非议的台词,《余欢水》剧情中对女性的歧视和刻板印象,是一直都有的。前几天就有观众提出,这个剧中没有一个正常的女性。

《我是余欢水》的主线剧情是男主角余欢水郁郁不得志还怂包,在人生最倒霉的谷底误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干脆破罐子破摔反而逆袭的故事。

剧中的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余欢水的女上司梁安妮(高叶扮演),在剧中常利用自己的身体美貌牟取好处。她和两个男上司都有私情,后面又两度被派去色诱余欢水。

另一名主要女性角色是余欢水的前妻甘虹(高露扮演),又是出轨、又是拜金。

亲妈还对孩子不好,骂孩子这一情节看得余欢水泪眼汪汪。

所谓的“正面女性形象”,是在后半段与余欢水有感情发展的栾冰然(苗苗扮演)。

年轻又漂亮,自带清纯圣光,但除了所谓的“好女孩”形象看不出其人格,就像是一个男主需要的真爱符号,空洞苍白。

质疑《我是余欢水》里的女性形象太刻板印象,没有正常人,并不是说我们容不下国产剧里有“坏女人”。但“坏女人”和一个扁平的、符号化的“工具人”是不同的。

有血有肉的坏女人是李莫愁、徐迎美、丁瑶、原口元子,她们有自己的欲望,有前因后果,坏也坏出了自己的人格。

出卖色相的捞女人设也不是不行,但当一个女人选择出卖色相做交换时,背后究竟是什么呢?哪怕只带一两笔交代也好很多。所有角色都立起来了,故事才能真正站起来。

国产故事在男性视角的把持下,女性角色就只有两种,姑且就叫“二元女性工具人”吧。

一种是不服从男主的符号,作为男主失败的象征,具体情形可能有:一个嫌弃他的前妻、一个总也追不到的往上爬的女神、一个嫌贫爱富而放弃他的捞女。

另一种就是服从男主的符号,作为男主成功或找回初心的象征,具体情形可能有:一个清纯无所求的男主狂热粉丝、一个不离不弃绝不嫌男主猥琐的糟糠妻。

在很多电影中都能见到这样的“二元女性工具人”角色,不是捞女,就是青年刘慧芳,非此即彼。

男主的感情状况成为他人生的功利指标之一,被女人甩了意味着他没混好,有女人要了意味着他现在已经成功了。

这就是物化女性。

剧情里有不少讽刺社会风气的情节,有网友认为,嘲讽女性不成立,因为在剧中“讽刺”处处都有,不论男女角色都有扫射。

但仔细看下去,就会发现创作者塑造男女角色时还是有差别的。

就拿剧中男主角妻子和好友这两个角色来说,二人都曾因不同原因跟男主余欢水闹翻。

但在听说余欢水得病后,闹翻的兄弟还会讲兄弟情谊,说几句感人话,表示愿意借钱给他治病。

而余欢水的妻子则是狠心走到底,在得知男主得了绝症之后,只是想着他的奖金,对他的死活毫不关心。

剧情颇有种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关键时刻还是兄弟是真感情的感觉。

他的失败仅仅是因为倒霉吗?

抛开性别观点不说,《我是余欢水》本身也是后劲不足,在失意人生破罐子破摔的张力之下,剧情安排非常薄弱,到最后几集几乎可以用崩来形容。

而这种后期的崩,跟编剧的价值观狭隘是有关系的。

《我是余欢水》靠堆积狗血梗,不断地点燃观众的情绪。从妻子、父母到上司、徒弟、老友、邻居,仿佛整个世界都跟主角作对。似乎男主生活里的不如意都是可以推给周围人的。

那么余欢水本身就没有错吗?他的失败仅仅是因为倒霉吗?

不是吧。

他有没有在工作上付出努力呢?有没有尽量做个诚实的人呢?

如果他不是擅自就把十三万巨款借给了哥们,如果他不是改不掉撒谎的毛病,妻子会不会多尊重他一点呢?

让余欢水发生改变的是他以为自己患上绝症、时日无多。这个憋屈的小职员从此不再看人脸色,开始和所有人撕破脸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这其实是一种“濒死”的疯狂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物有成长吗?其实很有限。

一旦余欢水知道自己误诊,还能活下去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天旋地转,后悔自己之前做的那些傻事。这个角色并没有从中获得太多新的人生感悟。

他懂感情了吗?并没有,知道自己没病的他回去跟妻子复合,是他想要自我欺骗,回到原来的状态,尽管他知道妻子对自己并没有感情。

成长、困境、感悟,在鸡飞狗跳中都是被忽略不计的,“误诊绝症”的意外,只是很不科学地让他的人生突然转运了、人见人爱了。

“功利枷锁”中的男性

在电视剧中,每个男性的“死要面子”的形象入木三分。

《我是余欢水》最终给了开放式结局,要么余欢水真的走上了人生巅峰;

要么是做了一场梦。

这个故事的内核更像是“在幻想中爽一把”,而非“我们应该如何活”。如果定调在思考人生方向上,余欢水真正的结局就不会纠结于“输赢”了。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余欢水,他的悲催本身就是因为,他也是这个不平等社会里的牺牲者、被压迫者。

正是因为他被困在“有钱有权有漂亮老婆就是成功”的思维里,他才不开心,没有自尊,处处别扭,总是撒谎。那个开放式结局也是一种狭隘的人生观:要么走上人生巅峰,要么继续当loser。

“男女平等”,受益的不只是女性,而是男女共同受益。不是每一个男性都必须“充满阳刚之气”“事业有成”,不是每一个女性必须“貌美如花”“温柔贤淑”。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男性才能从“功利枷锁”中解脱出来。

《我是余欢水》本身在塑造女性时就充满了刻板印象,最后又加上“伤害也要男女平等”这种莫名其妙的台词,更暴露了创作者内心真正的价值观念。

日剧里有详解男女平等思想的《问题餐厅》,有讨论婚恋价值观的《家族的形式》,有思考母职的《坡道上的家》。韩剧里有紧扣女性主义思潮的《敏感一点也无妨》,还在各种题材电视剧里都不忘加入反对家庭暴力和办公室性骚扰的元素。

而我们的国产剧本就囿于传统的“大团圆”价值观而很难做出反叛视角(《都挺好》),又时时出现《娘道》这样的封建思想创作,一旦想走女性主义路线则容易陷入《不完美的她》那种跟风网络段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

现在还出现了直接用台词攻击男女平等思想的电视剧创作。

《我是余欢水》的翻车,不冤。

来源:萝严肃(ID:missluobeibei)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别人家娃哭,都没我女儿哭得好听!”哈哈哈哈哈……

“金句制造机”张爸喊话:鱼渣也别放过!营养营养营养…一口气说了六遍

“加长版”五一,想动不敢动?钟南山、张文宏带来重磅消息!

喜欢就给我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