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庆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小伙伴们纷纷在头像上加了国旗
来表达对祖国炽热的爱
为什么那么多人
对升国旗、奏国歌
有着执着的热爱?
这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你知道吗?
每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升旗
数以万计的人们
天没亮就起身出发
顶着凌晨时分的寒意
从四面八方涌来
只为了看那升旗的几分钟
究竟是图什么?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
在香港回归交接典礼上
中国国旗准时升起
为了这个时间,中方曾据理力争
如此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黄海前哨,开山小岛
一对夫妻32 年来,11000 多次升旗
2018年7月27日
丈夫王继才去世
而他的妻子王仕花坚守在岛上
继续着这份使命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今年女排世界杯期间
有记者曾问郎平:
“这次的目标是什么?”
郎平淡淡回了6个字:
“升国旗,奏国歌。”
中国女排果然不负众望
前10战全胜,提前一轮成功卫冕!
她们为何把国旗看得如此重要?
国旗升起,国歌奏响
这一刻我们的内心
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激动
因为...
我们是中国人
有国旗的地方就是祖国
有国旗的地方就有力量
国旗捍卫着中国人的尊严
国旗守护着中国人的信仰
国旗在心中,永不落下!
你想不想在今年国庆
亲手升起一面五星红旗?
上海市总工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在这个十一
为你独家定制了一场升旗仪式
让你亲手升起国旗
长按识别二维码参与
你可以选择全上海15个升旗点
你可以在
中共一大会址
升起国旗
也可以选择
外滩、人民广场
陆家嘴、南京路步行街
......
这样的城市地标
还能选择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
中共二大会址平民女校旧址
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打卡点
如果让小编选的话
小编第一个会选在
中共二大会址平民女校旧址
这个地方对上海女性有着
更为特别的意义
因为祖国对女性的培养
从未放慢过步伐!
这所曾设立在上海的
平民女校
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了
一大波优秀的女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运动。为了培养妇女干部, 1921 年 10 月陈独秀与李达着手创办平民女校,而校址选用的就是李达当时的寓所。1922 年 2 月,平民女校正式开办, 其宗旨为“养成妇运人才,开展妇运工作”。
之所以取名为“平民女校”,教员沈泽民解释说:"平民"是别于"贵族"的意思,换一句话说,何以称作平民女校,因为第一,这是平民求学的地方。第二,这是有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希望平民女校发达起来“实现我们理想中所盼望的妇女运动之花。”
当时平民女校招收学员30余名,学生年龄差别很大,从12岁到30岁左右,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学校注重分层教育,采取因人施教的办学模式,分别设立高级班和初级班。同时实行半工半读,学生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通过劳动来贴补日常学习费用。
平民女校开设诸多新式课程,师资力量雄厚,一些党的领导人、知名人士常来这里授课。为拓宽学生视野,平民女校还安排每周两小时的演讲,极大拓展了女性的眼界,提升了女性的觉悟。演讲内容大多是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问题、军阀割据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为何要反帝反封建等等,这是一般女校中绝无仅有的。陈独秀、李达、施存统以及其他党和团的负责人都曾到校演讲。张太雷、刘少奇等从苏俄回国后,也曾到校演讲,介绍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状况,使学生耳目一新,通过全面、前沿的课程教授,鼓舞了她们追求真理和投身革命的热情。
平民女校是我党创办的一所妇女工读学校,也是最早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虽然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但培养出了丁玲、钱希均、王一知、王剑虹、秦德君等一批著名的妇女人才。在革命年代艰苦的岁月里,女校学员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
平民女校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初的一批妇女同胞敢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独立、自由和真理的精神,更反映了我党对革命教育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关怀与重视。
今天,201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
升旗“打卡”意义非凡
赶紧扩散给好友
让大家一起来吧!
当国歌声响起
当五星红旗飘扬
身为中国人,心中激荡的是
骄傲!自豪!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键升起国旗吧!
部分素材来源:青春上海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喜欢就给我个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