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活捉了唐德宗的爱将李元平后,不喜反怒,大骂朝廷

2021-03-05   老衲侃春秋

原标题:李希烈活捉了唐德宗的爱将李元平后,不喜反怒,大骂朝廷

公元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唐德宗李适即位。他继位后,看到地方节度使个个拥兵自重,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决心要削藩。

恰在这个时候,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了。

按道理各地节度使都是由朝廷来任命的,但在安史之乱后,由于朝廷的控制力逐渐减弱,于是就形成老节度使去世,儿子接任的惯例。

李宝臣去世后,他儿子李惟岳作为留后,上表给朝廷,请求批准自己担任成德节度使,以子承父业。

唐德宗对这种世袭制早就不满了,于是很干脆地拒绝了。

“别人家儿子都能继承祖上的福荫,到了我这里就不行了?”

李惟岳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联络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共同联合起来,起兵反叛朝廷。

此时唐德宗刚继承皇位两年,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一看藩镇反了,那还客气什么?就派兵围剿吧。

于是下诏,让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统领各路官军,去讨伐李惟岳他们。

这个李希烈也确实能打仗,打了好几年,梁崇义被李希烈打败后自杀了;李惟岳的部下王武俊杀了主子,投降官军,自己取而代之;李正己谋反不久就病故,他的儿子李纳由于归顺了朝廷,也做了节度使。

平叛结束后,都认为李希烈功劳太大了,得厚厚的封赏才行,于是封他为检校司空,兼任淄青节度使,爵位为南平郡王。

那李希烈本身就包藏祸心,他既要官位,还要实力。打败梁崇义之后,他想将襄汉七州之地据为己有,但是朝廷没有满足他的愿望。

李希烈看到朝廷对藩镇控制无力,野心开始膨胀起来,郡王的爵位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他要做真正的王!

于是了联系卢龙军节度使朱滔,魏博节度使田悦,成德节度使王武俊和淄青节度使李纳,大家相约各自称王。

那四人听到这个建议,纷纷拍手叫好,并分别自立为冀王、魏王、赵王和齐王。

李希烈则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希烈遣使者约河北朱滔、田悦等连和,凶焰炽然。俄而滔等自相王,遣使者来奉笺,希烈亦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五贼株连半天下。”(《新唐书·李希烈传》)

上一次讨伐田悦、李惟岳等叛逆,唐德宗用人不当,致使李希烈做大,养虎遗患。

这次唐德宗汲取了教训,下定决心,一定要选一个政治上可靠、军事上卓越的俊才来担当此重任。

宰相关播听说后,为皇上分忧,极力推荐湖南观察判官李元平。

他的理由是,李元平是陇西成纪(甘肃省秦安县)人,是唐朝宗室成员,根红苗正,绝对可靠;二则此人有将相之才,可堪大用。

“薄有才艺,性疏傲,敢大言,好论兵。中书侍郎关播奇之,荐于上,以为将相之器。”(《资治通鉴·卷二二八》)

《资治通鉴》上说得很清楚不过了,这个李元平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主,谁知道他给宰相关播灌了什么迷魂汤,反正是被他的巧舌如簧给“忽悠”住了,十分看重他。

唐德宗一听宰相介绍,十分高兴朝廷得到了栋梁之才,于是愉快地接受了。

既然要用他,就得赋予他相当的权力,于是火线提拔,任命李元平为汝州别驾,专门来对付李希烈。

李元平踌躇满志地来到汝州,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干一番事业。

刚一到任所,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修葺城墙、加固防御工事。

可是干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呀,怎么能招够这些人呢?

李元平命令书记官写好招募工匠的告示,将其贴到城门口。

李希烈早就听说了李元平的使命,于是加紧了防范。

后来探马又来报告,说李元平公开招工,要加固城防。

李希烈听完后,脑袋一转,有了鬼主意。

一道命令下去,几百个淮西士兵脱掉军装,化装成民工,光明正大地走进了汝州城。

几天过后,李希烈率领大军突然直抵汝州城下。

李元平闻报,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民工们”蜂拥而上,摁倒在地,利索地捆成粽子,同时打开了城门。

群龙无首的汝州守军一看自己的主将都做了俘虏,那我们还顽抗什么?于是就乖乖地缴械投降了。就这样,淮西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汝州城。

李元平被押到李希烈面前时,居然吓得屎尿失禁,弄得满身污秽。

李希烈看到李元平这副熊样,气得大骂道:

“盲宰相以你来抵挡我,多么看轻我啊?”(《资治通鉴·二二八》)

骂完之后,吩咐手下将李元平押下去,好生看管。

此时李元平才明白,他在李希烈眼里,纯粹就是个窝囊废。

后来李希烈王爷做够了,又要当皇帝,于是在打下汴州(开封)后,就登基称帝了。

李希烈当了皇帝,矬子里头拔大个,任命李元平为他楚国的宰相。

“希烈已据汴,僭即皇帝位,国号楚,建元武成;以张鸾子、李绶、李元平为宰相。”(《新唐书·李希烈传》)

李元平够幸运的,虽然胆小如鼠,又是夸夸其谈之辈,但无论在唐德宗那里,还是在李希烈这里都能得到重用,还真羡煞世人。

参考资料:《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