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野喵0ww@bigfun社区
应付美少女本身是很麻烦的事情,相比于她们脾气因素,更多的来说性格劣势也是导致观众们放弃某些少女的原因。
因为我们一旦无法把握到女孩子们的心思,无法了解到她们对于我们的回应,那么大家关系之间的距离自然就会越来越远,甚至来说是下降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话题里前面几篇我们提到的少女性格,实际上也是女孩子们经历了很多难以言明的过去,所以导致各种心理意义上的疾病,为此,即使在动画里我们感觉这些少女不错,但是在真正的现实中肯定不愿意去接触她们。
然而在众多的美少女属性里,有一个类型虽然看起来比较危险,但实际上却十分好相处,也很容易谈出恋爱的感觉。说她们比较危险,主要是因为喜欢表现出暴力的感觉。比如时不时的发出有关电磁炮的炮击。
或者在还没有反应的情况下,就将人从背后锁喉,以至于难以呼吸。
再或者一言不合就动手,分明自己也长的娇小可爱的样子。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可以发现,我们今天想一起讨论的少女属性就是在表现上混合有暴力倾向的“热血系”美少女。当然“热血”这个词如果放在ACG作品里,首先应该提及的是“热血动画”或者“热血漫画”,太小众的不用多说,《火影忍者》,《龙珠》,《海贼王》,这种连载几百上千话,即使那些不喜欢观看二次元作品的人,大概都有所耳闻,而它们全都属于热血动画或者漫画。
但是这个词,为什么我们今天又用在了少女的身上了呢?
因为发现,如果将动画中的女孩子们分出类别,的确有一部分具有“热血”的特质。而这一点,我们可以简单以这季度热播的动画《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御坂美琴”为例。
美琴按照整个《魔法的禁书目录》设定,并不算主要角色,最多只是电影中我们常说的配角。但是正如很多配角演到最后可以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夺得影帝称号一样,美琴说到底也是这样一种存在。在“禁书目录”第一部播出之后,美琴的呼声就异常高涨,而每次票选喜欢的动画内女性角色时,美琴也是名列前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禁书目录”才开始制作外传,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某科学的超电磁炮》。
而且从续集的情况上看,“超电磁炮”的制作甚至比正篇“禁书目录”还要高出一截,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炮姐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制作方也明白观众是真正喜欢这位美少女,而不是三个月就喊一声“老婆”口号的那种。
但是说回来,如果只从表面上看,炮姐身上的魅力到底有多少呢?平时来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罢了,虽然学业,体育这些都不错,但是相比于一些“超高校级”的角色那还是差出一大截,至于其它方面就更略显普通,而且在大多数观众的感觉里,美琴的确是lv5里面唯一的正常人。
而这个唯一正常恰恰就成了美琴对我们的吸引力,换言之她的正常就是热血的体现。“热血”是少女属性里少见的积极性词汇,它其实代表了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做勇敢,一个叫做责任。勇敢这个词倒是很好理解,在汉语语义里它本身就是比喻为正义事业而砥砺前行的热情,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做下任何事情,它都会遇到困难,遇到阻碍,甚至遇到危险,所以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勇敢的品质就不可能充斥着一腔热血。
同样以美琴为例,最典型的就是她在“sisters”篇里,得知了学园都市利用克隆的妹妹们和排名第一的“一方通行”执行着罪恶且充满野心的计划,尤其在得知“妹妹们”不断被杀死后,美琴便决定独自一人来阻止这件事情。而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角色的热血里充斥着勇气的体现,毕竟从顺位上来说,御坂美琴只是落后于“一方通行”两个名次,但是从动画中的各种设定上来说,美琴想战胜“一方通行”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将她认识的“风纪委员”们组成战队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她身边的所有人以及妹妹们不受到波及,孤身一人挑战“神”一般的人物,确实是她坚持正义的勇敢体现。
而从这些故事里也可以看出来,勇敢虽然是“热血”的关键词,但是具体还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暴力:因为动画作为带有奇幻性质的艺术作品,所以为了体现角色勇敢,常常会赋予战斗的性质,而战斗途中就会凸显出暴力元素,但是这里的暴力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对这些少女们拥有可以坚持正义,对抗邪恶能力的赞赏。
2. 善良:勇敢常常是善良的表征,即使在动画中阴险狡诈,背后出卖,墙头草的角色也不绝如缕,这些统称为“小丑”类的人物是肯定不会挺身而出的,而他们也是为了衬托于动画里正面角色才出现。而正面角色他们愿意站出来,宣扬于积极的人性价值观,为此来说必须要有坚定善良的内心,并且愿意勇往直前。这类角色除了美琴外,如“EVA”中的明日香,《伪恋》中的千棘都是如此。
在说完了勇敢部分,我们接着来说什么是责任。
“热血”为什么会伴随着责任?动画是依靠剧情主线推动的,而剧情主线又伴随着角色们互相行为而产生。实际上做任何事情是要有动机的,就像如今常出现在网络上的用语“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如果角色没有动机来使得故事发展的话,那么这部动画只能被认为是有缺陷的,完成度不高。
这样来说,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里的责任了。毕竟前面提到“热血”的一大要素是角色拥有善良内心和挺身而出的勇气,那么既然如此,这些角色也不可能是没有动机般胡乱的挺身而出,为此来说,她们一定是遇见了自己认为可以承担起的责任,需要完成的义务,可以肩负起的重担,才会选择这些后续行为,为此来说,如果美琴不认为克隆的妹妹和她有多大关系,甚至觉得克隆人不配享有人类权力,自己不需要尽到拯救责任,那么她怎么可能又会激发出自己的善良,利用暴力来阻止这个邪恶的计划呢?
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少女角色充斥着“热血”,实际上就是她必须要从内心里产生第二点提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且拥有第一点中提及的善良内心和表征出来的勇气,否则这个少女就很难是“热血”的。
比如《Another》中戴着眼罩的女主角见崎鸣,她虽然也很善良在最后有着为全班同学和男主角挺身而出的勇气,但是她从心底里根本没有找出死者斩断诅咒,结束三年二班同学不断死亡悲剧的责任和使命感,所以作为观众,我们基本没有人会认为见崎鸣是“热血”少女,反倒说她有点腹黑和忧郁。
当然了,这里需要指明的是“热血”并不构成单纯的少女属性,很难组成纯粹的角色。相比于“傲娇”“病娇”这些属性单独就可以撑起一个少女角色来说,“热血”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要经常和其它元素相结合。
如在《灼眼的夏娜》里,夏娜就是一个结合了“傲娇”和“热血”要素的角色,只是因为她的“傲娇”过于显眼掩盖了“热血”,而且还有钉宫四萌的加持,所以我们常常就忘记了她“热血”的存在。
而对于《凉宫春日的忧郁》里的凉宫春日也是如此,她同时还具有“傲娇”,“元气”的感觉,但是本身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出凉宫还是有很多“热血”的地方。
在《笨蛋,测验,召唤兽》里的岛田美波也是如此,同样作为“傲娇”和“热血”都兼具的角色。
所以,讲到这里大家也就发现了,其实热血类角色还是很少的,基本上也很难获得主角的地位,只是来说,这类角色对大家的吸引力确实不小,容易获得欢迎,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为“炮姐”专门的制作出外传动画。
不得不说,“热血”是最纯正的反差萌属性,相比于前面我们专栏介绍的其它类型,反差系数都要大的多。
我们仅仅是看这两个字就会发现,“热血”应该是形容男性而非女性,毕竟这个词在我们眼中会先出来一种充满肌肉,很奋发向上,很有斗争,很努力的感觉,而这与女性,尤其是动漫中女性小巧可爱,轻柔依人是绝对互斥的,甚至来说根本就用不到女孩子身上才是。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不仅会在男性角色上赋予热血的潜质,在女性角色上也是如此。
也就是将女孩子身上增加了男孩子们的要素,赋予了一种中性美感,而这个中性美就是“热血”角色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大家回忆下对美琴的感觉是不是如此。
值得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中性确实是人类最喜欢的审美类型,但值得纠正的这并不是说非要从外表上看起来既不偏男性,也不偏女性,如现在少数流行的网红明星,或者说在男性的基础上打扮成女性,如流行的伪娘。而是我们只要把男孩子的特征和女孩子的特征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不需要特指为外貌上的结合。
而且这里的特征结合是一种刻板上的印象,因为我们在长期的固定化思维里认为男性要热血阳刚,女性要阴柔美丽,实际上也并非真的如此。
所以很多动画里的“热血”采用的都是在女孩子的外表下,使用男孩子的性格。
如《碧阳学园学生会议事录》中,椎名深夏在外表上看是一个非常具有JK感的美少女,她不具备外貌上任何男孩子的刻板印象,但是内在性格里她却充斥着男孩子的“热血”体现。
如:
1.经常挥舞拳头的暴力倾向,而这些在刻板思维里被认为是男孩子小时候的特征,女孩子的话应该编编花环。
2.体育极好,实际上在动画的设定里她还经常帮知名运动员代打,而体育优势也是我们对男孩子的普遍刻板印象。
3.喜欢各种战斗性漫画,武器甚至机器人,而这些也被认为是男孩子喜欢的。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说到底“热血”少女在人设表现上就是给我们一个看起来是真正女孩子外表的基础上,内在赋予很多观众普遍刻板印象下男孩子拥有的行为和性格,于是在这种内外的对比之下,也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中性审美情绪。
而这种情绪也是引发内外间反差萌的重要要素,但又常常隐匿在少女可爱的脸庞下,让我们以为只是这个动画中的少女吸引我们而忘记了是中性的美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ND8W3AB3uTiws8Ktn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