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语文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钟南山:语文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随着国内情况逐步得到好转,大中小学将迎来逐步迎来开学。近日,一直在一线奔波的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除了谈到医学问题,他还谈到了自己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见解,并寄语莘莘学子:学生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团结抗疫的精神。

这其中又包含两点:一是解决好小我和大我之间关系的问题,二是就是学会了用科学的精神去应对问题。所以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都是要打好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最重要的是学好基本功,同时还要保持好奇心,而在基本功里,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了语文才懂得如何对事情进行分析、总结、综合。

从上述的谈话部分,笔者摘出几个关键词:精神、科学、学习来作解读

钟南山之所以能成为钟南山,首先就在于他的精神。不是他比84岁的同龄人看起来要显得精神,而是他的精神境界,他终生学习的精神,他追求科学的精神,他服务于人民的精神,他的家国情怀。

他的终生学习的精神使他成为专业领域里的权威专家;他追求科学精神让他始终对事情的本质和真相穷追不舍,最终他成为第一个揭露真相的那个人;他服务于人民的精神使他敢于站出来为民发声、勇于献身、不畏权威;他的家国情怀使他心忧百姓饱含热泪,虽然高龄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奋战在抗疫战场上。

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越宽阔深远,他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劲。我们教育孩子要首先呵护他们自尊自爱的天性,多赞美鼓励,给予充分信任和自由的爱,在这样的教养环境下孩子一定会生出美好的情感,一个感受到爱的人才会愿意地把爱给予他人,养成具有奉献的精神。在孩子长大一些后,他的这些精神就会转化为责任、担当、使命,这不仅能成为学习上的驱动力,也是一个人精神人格的健康发展的动力,决定一个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的基石。

精神力量是动力,科学精神是道路。即便动力强劲但是要是走错路了,走偏了,后果很可怕。我们通过这次武汉疫情就可以得到鲜活的例子。有些科学家征得辜负了“科学”,有些官员一点不讲科学。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痛。历史上有伟大的科学家用生命的代价去捍卫科学真理。正是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们,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想想如果我们的医学还是两百年前的水平,现在面临新冠疫情,人类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现在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条件接触一些科学实践,但是光有这些机会和知识还不够,家长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要有好奇心,要多问,要去实践中找答案,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要浅尝辄止,也不要迷信权威。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就示范和践行科学的态度,不要疏于律己,严于律人。每一个小马虎的背后都一个大马虎,不要把板子都打到孩子身上。如果有这样的认知也可以算有科学态度了。

学习这两个字可以谈的内容就太多了,学无止境,想想钟南山院士都至少学习了七十几年。我这里想重复一下他的话:我关于学习的最大体会就是,要学好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知识以后,你才能够往上走。而在基本功里,学好语文最关键。

我们就把“语文”这个词拿出来谈一谈。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通过学习,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我这里打一个或许不很恰当的比方,语文就像一个信息处理器,进来出去的信息都要经过它的处理,进来的处理不好就让你消化不良,出去的东西自然不成型不成体统上不了台面。

钟南山这样的医学大家把语文看做基本功中的关键,让我们稍感意外,又对他更加钦佩,因为就学习而言,这种认知就是科学的认知。

一、语文在高考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语文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语文的难度提升,逐渐成为高考区分度最大的一门学科。

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二、较多学生语文功底不扎实,学习成绩不理想

这一方面说明语文的重要性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语文学习的难度在增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虽然是主要考试科目,但是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却很不理想,特别是很多理科尖子生,这方面尤其突出,这也是语文成为主要拉分科目非常重要的原因。

语文与其他科目的学习有较大差别,更多需要阅读、记忆和理解,形成独立的认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培养优秀阅读理解的写作能力。这不像数理化有公式可用,有固定的套路可循;也不像英语掌握了句式语法,记住了单词,敢开口说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语文学习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需要踏踏实实的积累。

三、语文学习最简单又最实用的三个建议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它反而像一道深渊,让人越接近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这也就是为什么84岁高龄且知识渊博的钟南山院士一再提醒“学好语文是关键”的原因。

语文,它所包括的不仅仅是我们认识的字词句都、诗词文赋,更包涵了我们祖先传承的精神文明和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这个基础,是需要积累的,但如何积累确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里有三条极其简单而又实用的建议:

一是读:小学一年级就就开始要求课外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缺少了文言的背景,目前也只能限于背诵,无法理解,不过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押韵对仗等,形成语感,用心的孩子会对写作有所帮助。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语文,就需要大声读出来,这比单纯的默看效果要好得多。这也是小学阶段虽然不能理解,但是能快速并背诵的重要原因。

二是记:语文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很多,但是一旦记住了就不容易忘。这也是为什么读书越多的人,越有可能写好文章。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写作的时候就不再需要思考,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妙笔生花转瞬就能写出锦绣文章,记的方法很多,一靠背诵,二靠笔记,三靠勤写勤练。

三是写:语文的作文60(70)分,30分钟左右要写一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语言生动,情感丰富的文章并不容易。记日记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用好,把日记写成了流水账。看到天上的白云,有人会说:啊,好美的白云,也有人会说:白云像棉花糖,像浪花,像骏马,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还有人会说:露带山花落,云随野水流,同样的生活场景,却有不同的内心体验。写作的时候不仅要观察,还有体验,再加上一些语文书写的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在对语文要求越来越高,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建议家长还要加强孩子的阅读训练,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对时间更充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一生。当然,阅读也要选择孩子喜欢的书,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乐趣还有收获。

最后,笔者再为大家送上钟南山院士的几句经典语录,它们无一不体现着钟南山院士的语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钟南山传》开头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什么时候,你把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看成跟吃饭、工作、睡觉一样,那么,你的境界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体育培养人的三种精神:一是竞争精神;二是团队精神;三是高效率。

把体育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人最关键的需要一个是呼吸的空气,一个是吃的食物,一个是喝的水。这些都不安全,什么幸福感都没有。

环保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靠政府,这是个全民的问题。

健康是一所学校,人,应该学会关爱自己。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什么是道德标准的核心?简单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空气好了,老百姓会觉得政府了不起。

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若想身心松,三乐在其中: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比病毒更值得警惕的,是认知僵化。

比灾难更可怕的,是掩盖真相。

尊重专业,就是保护大多数人。

摸着石头过河,是做事人最好的姿态。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

尊重医护,就是给我们自己留后路。

所谓厚积薄发,都是稳扎稳打。

每个人的神,都是一路跋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