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赚钱,赚快钱,拼命赚钱,像是把农业撕了一般。
第一:粮食年年丰收,进口却不断加大
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农耕文化很发达。以前的中国农村很稳定,农耕技术传承的很好,大家误认为中国农业技术很发达。
其实,中国农业以前走的精耕细作路线,以前的东西确实好吃,白面馍喷香,但是产量不高,所以以前大家都饿肚子,吃饱的时候不多。后来化肥的大量使用,农作物产量上升,虽然品质在下降,但是至少养活十四亿人。绝大部分人吃穿不愁,而且现在剩饭剩菜几乎都被倒掉,浪费严重。所以后来才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农业是走产量路线,重量不重质,先让大家吃饱再说。这样做其实也只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做,不过短短四十多年时间。
所以这就是个困局,国库粮食多,每年进口也在增多,所以粮价不可能高,粮价不高,农民赚不到钱。有人会说农民赚不到钱就不会不种地,这样粮食供给不就少了,粮价就上去了,农民不就赚到钱了。这个想法很天真,先不说这样的风险有多大,中国缺粮食会产生什么后果,苏联当年组织过工兵抢粮队。现在打工比种地赚钱,能在家里坚持种地不打工的,要么年龄太大,外边不好找工作,要么家里有事走不开,总之一句话,都不是什么有钱人,不种地一年试试,没有收入一年试试,现在每个人一天能离开花钱不能,别别人没乱,自己手里没钱,先乱起来。所以中国种地的农民几乎都是被迫的,有出路谁还种地。没有出路,继续种地,只能导致越来越贫穷,这是个死循环。
我们年年丰收,却喂不饱自己...而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际上则是我国农业长期以来积累下的深层次问题。
1
农业生产结构性缺陷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是杂交水稻一类的高产作物。此类作物虽然高产,但实际品质却无法保证,加之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更使得粮食的质量大打折扣。
这也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中,低档次农产品长期过剩,高档农产品却供不应求!
2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以美国为例,他们以不到1%的农业人口养活了全国3亿的人口,还有大量的余力用来生产出口。
但是在我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采用以家庭为小单位的分散化生产模式,即使在今天机械化生产也远远没有得到普及——人的双腿再怎样也跑不过汽车,因此,高企的生产成本和低下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
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从2001年开始,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扩张,我们的耕地面积就一直在不断缩小。再加上农业用地污染、肥力下降以及盐碱化等问题,中国农业用地早已吃紧!
目前,国内耕地面积已下降至20.25亿亩!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要想真正的崛起,真正意义上在世界舞台再续辉煌,就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领域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第二,经济作物市场动荡,一会滞销、一会价格猛涨,种地像赌博。
种经济作物的农民,比大田作物相对有钱,但是日子好过吗?不好!首先种大田的闲,种经济作物的累,有干不完的活。
干活也就罢了,偏偏农作物价格不稳定,一会高,一会低,种地跟赌博一样,玩的是心跳。为什么呢?
答案也是,大量使用化肥,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卖的时候看运气,有的时候种植面积少,或者出现天灾人祸,市场上少了,价格高了,就能赚到钱。一旦某种作物价格高了,有人赚到钱了,大家就会眼热,都去干,结果很快第二年就赔钱了,所以很多种水果种蔬菜都说,一年赚,一年赔,一年不赚不赔。这样真的好吗?有谁愿意两年白干呢?
当然这两年也有,也在宣传,品质农业,也有人种出了天价葡萄,天价草莓,还有比较贵的褚橙,但是还是太少,他们不是主流,绝大部分果农菜农还都是很发愁农作物价格,还在为今年是赔是赚担忧。
导致农业不安定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
1、天气。说到底,农业就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天旱可以选择浇水,天涝呢,你能堵住天空不让下雨吗?况且很多地方浇水也不方便,碰到恶劣反常的天气,只能自认倒霉。
2、市场。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分体,就像浴缸里的水,躺一个正常的人洗澡正合适,这时来个大胖子,躺进去水都挤压出去了,如果不增加浴缸的尺度,那只能调整洗澡者的尺寸,否则就会出现各种不适。
3、技术。技术就是种植户对作物的管理水平,所谓管理出效益,有好的市场行情,没有好的产量也是白搭。
受这三条主要因素的制约,很多种植户的心里始终都是矛盾的,种少了不赚钱,种多了赔不起,感觉种地比赌博还刺激。
所以,真心建议种植大户种什么作物都要谨慎些,不要受一些相关部门的鼓动或市场表象所诱惑,扩大规模种植更得小心谨慎,细心做好市场调研,评估市场风险和种植风险,而不是人云亦云或头脑一热眼睛一闭,妈的拼了。